文化部近年推动净零减碳,第一场大型成果展览10日开幕,文化部常务次长徐宜君表示,从文化生活开始做净零减碳,文化部也会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净零政策,持续向2050净零排放的目标迈进。
徐宜君表示,文化部从112年开始推动文化产业净零指引,包括博物馆、电影院及表演艺术场馆。同时,透过指引及倡议,文化部所属的馆所,也开始进行碳盘查与能源的相关健检,并透过行政法人与相关团体一同推动,进而实践净零减碳的可能。徐宜君指出,本次展览有许多来自民间的剧团,将净零减碳融合在表演艺术当中。
策展人方叙洁表示,从艺文消费的前台,到文化产业的后台,有许多净零减碳的决策点和已有的资源,不论是文化工作者或一般参观者,都可以是有选择、有意识的个体,展览希望告诉大家,并非束手无策。
展场的第一区「迈向净零之路:生态永续前台」,呈现全球暖化下气候变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文化产业也无法置身事外。第二区「路径由你:参观迴路、时尚伸展与表演舞台」,呈现国内兼具净零技术形式与创作内容相辅相成之作,如于国家两厅院制作的《写给灭绝时代》,採低耗能舞台并研发出自行车发电装置;台中国家歌剧院 《在消逝之前,能不能喜欢我?》的不插电演出和能源装置;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不搭台、不架灯和因地制宜」的《波丽露在高雄》舞蹈旅行计画等。
第三区「走入幕后:文化场域的基础设施与净零后台」,涵盖博物馆展示、活动节目制作、工艺、文资修復及时尚设计等各领域,探讨自创作到展演等阶段,如何通往净零减碳的路径。包括台湾歷史博物馆「当我们同宅一起:公宅设计与理想现代生活」特展、天马戏创作剧团的「Recircus 移动绿剧场」、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的「不废实验室」、META Design 回收工地废弃物再制的「工地计划」、EVOPURE+的凤梨纤维绿时尚等。
文化部表示,此次展场设计也于多处实践净零,展场设计採用可循环栈板,完全无木作避免展后废弃清运问题;展场输出採用以回收材料制作而成的宣影布,未来移展时可以重新使用;其他还有租赁灯光器材及使用电子纸萤幕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