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立委翁晓玲提案修《宪法诉讼法》,拟提高宪法法庭判决门槛,民眾党立委黄珊珊一度投书表达异议,后经党团讨论,决定自提版本,可最新拟具的版本又与蓝营出现落差,再遭外界质疑。据悉,该版本仍在讨论阶段,民眾党团亦尚未定案,黄今(13)日强调,正式定案后就会对外提出,外界不必在此时造谣生事、试图分裂党内团结。
翁晓玲提案修正《宪诉法》,要将「现有总额」修正为「法定总额15人」,并将宪法法庭评议、判决门槛从1/2改为2/3,也就是要有10名大法官才能做成判决。
黄珊珊拟具的版本,门槛则是9人参与评议、8人同意,即可做成判决,由于目前仍有8名大法官在任,只要1名被提名人通过,宪法法庭便可维持运作;另,该版本也给予大法官被提名人被否决后,总统可在一定时间内补提名的补救方案。
黄珊珊稍早发文表示,民眾党一向反对因人设事、为意识形态衝突而为之个案式修法,因此党团内就《宪法诉讼法》都仍在内部讨论、根本还没有定案。正式定案后,就会对外提出台湾民眾党的版本,外界不必在此时造谣生事、试图分裂本党团结。
黄珊珊说,民眾党对于各种法案都十分严谨,常常不断反覆讨论凝聚共识,许多法案需要兼顾法理面、执行面等各种面向,更要参考国外先进国家规范与我国现行机制,讨论出合理可行的法案内容,「理性、务实与科学」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不过,黄珊珊也强调,国会的在野党本就应该「合作」制衡霸道专横的执政党,但实现的路径理念本就会有些微歧异,不是全然照单全收,因此民眾党从始至终都是採取开放态度讨论各种议题与法案。
黄珊珊指出,就好比《财政收支划分法》,民眾党支持一定要修法,但也有2大坚持,希望大家好好讨论折衷出最佳内容,但是很遗憾到现在还没有看到国、民两大党的修正版本。同样的,我国《宪法诉讼法》有关「开会门槛人数」及「表决门槛人数」,相较各国释宪都有最低人数要求,相关规范及补救措施显得较为单薄,影响判决的正当性。
黄珊珊指出,针对大法官出缺时之补提名机制、迴避人数过多等问题,有可能造成宪法法院运作困难,民眾党也会提出补救方法;否则宪法法庭无法运作,更非国家之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