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近3年职场霸凌申诉案件总数破千件,国民党台北市议员曾献莹表示,申诉案逐年攀升,类型涵盖言语衝突、肢体衝突、态度不友善及排班或奖金争议等问题,不过,今年受理申诉案634件,却仅有5件移送,直言裁罚案例偏低,执法震慑力不足。台北市劳动局说明,除配合劳动部修法,也会加强对雇主的辅导。
根据劳动局数据显示,适用《职业安全卫生法》受理职场霸凌案件数, 2022年有270件,其中市府所属的机关的案件数有12件,共裁罚6件;去年有545件,市府机关有20件,共裁罚6件;今年截至11月底,共受理634件,市府机关则有10件,共裁罚5件。
曾献莹说明,现行法律对职场霸凌缺乏明确定义,相关案件多依《职业安全卫生设施规则》中「身体或精神上不法侵害」处理,接获申诉后不是针对个案事实调查,而是透过劳检确认雇主是否依规完成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表、办理教育训练等预防措施。
曾献莹表示,申诉案件逐年攀升,但劳检处要求雇主限期改善,未改善者才移送裁罚,最高罚款仅15万元,并指出今年634件申诉案中仅5件移送,裁罚比例过低,执法震慑力根本不足,雇主多数仅在压力下被动改善。
他呼吁,应推动职场霸凌的法律明确化,并建立定期审查及抽查机制,强化执法透明度与监督,确保风险评估与教育训练真正落实,保障劳工权益及职场安全。
民眾党台北市议员陈宥丞建议,北市府向中央提出明确定义职场霸凌的相关法规且全国统一,避免台北市的劳工在新北市不叫霸凌,回到台北市就变成霸凌的情况。
劳动局说明,劳检处接获职场霸凌申诉后,会根据法定程序进行劳动检查并要求雇主限期改善,若未能符合规范才依法裁罚,并解释今年移送裁罚的5件案件中,皆属于雇主未妥善执行改善的情形,也强调执法的目的在于促进雇主改善工作环境,裁罚并非唯一手段。
劳动局表示,为提升职场安全与劳工权益保障,建构友善职场,将积极检讨现行执行机制,包含加强对雇主的辅导与教育,并配合劳动部进行中的修法规画,期望在明确界定职场霸凌行为及责任后,建立更具透明性与监督力的稽查制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