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建国中学毕业的陈宽昕,出生中低收入户、单亲家庭,为减轻罹癌父亲的经济负担,他从小过生活节俭、努力念书、比赛赚取奖学金贴补家用,2023年透过募资平台募资,最终募得85万,加上姊姊赞助打工存的30万元,顺利飞往德国留学,未料到当地才发现实际花费比预期高,他不得不再启动第2次募款,希望能在75天内募到80万元,结果上线才短短22小时就达标,让他激动地说「我会努力证明自己配得您们的关爱」。
陈宽昕于募资平台表示,4岁时父母离异,家庭经济状况从原本的小康变成中低收入户,经济重担全落在罹癌的父亲身上,由于他上面还有两个姊姊及年迈的祖父母,他为帮父亲分担,开始过节俭生活,打包学校营养午餐回家当晚餐,面对窘迫的家境,不得不懂事、成熟,「我深知不能和同学们有一样享受与要求」。
陈宽昕说,这些都成为努力的动机,他努力念书、比赛以赚取奖学金贴补家用,或争取补助来补英文,国小、国中都念资优班,高中保送进建中人文社会科资优班,高二他立志毕业后到德国留学,2023年6月透过募资平台进行募款,目标金额是70万,最终募得83万元,加上姊姊打工存的30万元,总计113万,让他顺利飞德国就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科技与管理学系。
陈宽昕指出,到德国生活的前半年困难重重,不仅要努力适应当地生活,也发现在德国的实际花费比他预估得还多,为节省房租他在1年内搬了4次家,还发生护照遗失、受困在暴风雪中、遭陌生人诈骗等插曲。
陈宽昕靠着课余时间打工,包括担任保母、家教、文字编辑等,此外他也和企业合作,透过访问、撰稿赚取收入。原以为省吃俭用可支应学费,但德国物价太高,打工收入不稳定,16日只好再到募资平台进行第2次募款,希望能在75天内募得80万元,以支应3个学期的费用,结果在短短的22小时内达标。
陈宽昕昨(17)日也在脸书表示,这段期间来回和家人沟通、确认家里状况,也和几个基金会或其他金援机会联繫,本以为有机会不必再募资,没想到仍要再麻烦大家,让他感到很焦虑,「我比谁都更不想要开启第2次募资」。
陈宽昕说,没想过第2次的目标金额比第1次高,却在短短2小时内募到约40%,更在22小时内达标,「感谢各位的信任,我会努力信守承诺,不会辜负期待,我充分感激也忧虑负担不起。我想接下来最大的难题,应该是努力说服自己相信我值得,努力证明自己配得您们的关爱」。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