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民政局每年皆办理多场不同主题的单身联谊活动,但台北市议员发现除活动供不应求外,也欠缺系统化、高效能的配对机制,建议北市府导入AI技术提升配对效率,并建立平台让民间企业参与。民政局回应,将研议导入AI配对技术,让有相同兴趣、对婚姻保有同样态度的民眾,参加同场联谊活动,明年也会增加600人次,提升报名录取率。

国民党议员曾献莹指出,民政局今年举办37场联谊,8440人报名、录取率18%,各区公所则办理33场,8608人报名、录取率17%,除供不应求外,更欠缺系统化、高效能的配对机制,北市府可参考日本实名制结合AI配对的经验,透过户政资料验证联谊参加者的单身资格,并结合AI技术、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配对,协助民眾找到合适对象。

曾献莹也说,民政局编列300万预算、各行政区公所分别编列30万预算办理单身联谊活动,但经费零碎难以达成长期效果,可考虑透过跨区合作提升活动规模,并打造企业间的联谊平台,透过政策鼓励企业办理联谊,让企业出钱、出资源也出人,促成企业参与,除让企业分担经费减轻公部门负担外,更可扩大量能,帮助更多年轻人找到适婚对象。

民眾党议员陈宥丞也说,新世代年轻人使用新的媒介和平台,自己身边的朋友使用交友软体成功配对甚至结婚生子,联谊活动也应该创新,与其每个区公所30万预算做「宣誓的意义」,还不如把钱集合起来使用、发挥,并加入民间系统和资源。

民政局表示,为精准媒合、避免单身联谊活动流于乱枪打鸟,将研议导入AI配对技术,让有相同兴趣、对婚姻保有同样态度的民眾,参加同场联谊活动。

民政局说明,今年单身联谊报名名额为1400人次,明年将增加600人次,提高民眾报名的录取率,而目前定义只要是对对方有好感、想要进一步认识,就算配对成功,这几年民政局、区公所举办的联谊活动,配对率都达5成以上,并追踪后续有无交往、走入婚姻,今年上半年的联谊活动就已有1对结婚。

#联谊 #单身 #相亲 #配对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