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碳策略方面,资策会MIC的调查显示,臺湾电子资讯产业企业偏好採用制程改善策略,其中前五名策略分别为导入节能措施(96%)、更换节能机台(91%)、提升系统与设备效率(74%)、制程优化或作法改善(62%),以及推动制程与产线自动化、智慧化管理(59%)。资策会MIC资深产业分析师黄馨指出,2024年臺湾电子资讯产业的净零参与度较2023年显着成长,但仍有约半数企业因未受到客户或政策规范影响,或受限于内部资源等因素,尚未启动净零行动,未来仍需仰赖中心厂商串联卫星厂商共同参与低碳转型。低碳转型不仅是全球共识,更是未来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伙伴,臺湾电子资讯产业应持续强化绿色制造与数位管理。

资策会MIC进一步分析了温室气体盘查进度,提出两项关键发现。首先,调查显示,臺湾电子资讯产业中有超过87%的企业已启动或完成范畴一与范畴二的内部温室气体排放盘查,但针对涵盖供应链上下游所有环节的范畴三盘查,仅有44%的企业启动。主要原因在于范畴三的排放计算方法与系数选择尚未明确。然而,随着臺湾盘查规范的完善及IFRS永续揭露准则的接轨,预期将加速企业对供应链的盘查进度。其次,为缓解未来碳关税的潜在衝击,已有31%的企业启动碳足迹盘查。黄馨分析指出,供应商初级活动难以确认、产品类别繁多以及系数库不完整等问题,都是阻碍碳足迹盘查进展的主要挑战。

由于前两项措施门槛较低,成为企业首选。在未来规划的策略中,制程改善方面,导入能源管理系统(如ISO 50001)为企业首选;能源转换方面,54%的企业已设置或计划设置再生能源设施,另有许多企业规划购买外部再生能源、再生能源凭证及碳权;循环经济方面,绿色运输与产品重新设计成为主要方向。

此外,MIC针对AI在减碳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发现仅有14%的企业规划或已採用AI或生成式AI(GAI)于低碳转型,主要集中于智慧能源管理、生产效率提升及自动生成报告。然而,未採用AI或GAI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专业人才、技术投资成本过高、对AI技术的理解不足、内部成本高昂以及供应链尚未投入。黄馨表示,对于资源有限的企业,AI减碳尚非首选,但企业对AI减碳的投入预算持续增加,显示业界对未来应用AI甚至GAI于低碳转型仍抱有信心与期待。

#企业 #AI #臺湾 #MIC #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