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町」在改造前装潢结构已渐耗损不堪使用,硬体设备也不符学生使用需求。(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书香町」在改造前装潢结构已渐耗损不堪使用,硬体设备也不符学生使用需求。(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中山大学还书箱改为智慧还书系统,让借书者还书时能立即更新借阅纪录,减少还书时间差,提升便捷性。(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中山大学还书箱改为智慧还书系统,让借书者还书时能立即更新借阅纪录,减少还书时间差,提升便捷性。(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中山大学旧还书箱已不敷师生使用。(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中山大学旧还书箱已不敷师生使用。(中山大学提供/郭良杰高雄传真)

国立中山大学图书与资讯大楼一楼自习空间「书香町」,经4个月的整修, 近日以崭新面貌重新开幕,24小时智慧还书系统也正式启用。书香町以全新流线型的设计亮点智慧还书系统,让全校教职员、学生都体验到改造后的舒适环境与便捷服务。

为提升全校的阅读环境品质,中山大学图书与资讯处去年执行一楼的集思轩整建工程,完工后大获好评且入馆人数显着增加;今年继续进行图资大楼一楼书香町改造计画。相较于有电脑设备、影印、列印服务与讨论室等多功能空间的集思轩,书香町是2014年为满足学生安静自习需求而设,歷经10年使用,装潢结构已渐耗损不堪使用,硬体设备也不符读者使用需求。

此次改造透过调整出入口位置,提升空间能见度,改变室内装潢与多元化座位形式,去除空间压迫感并营造温暖疗癒氛围,也增设无线网路与电源插座,便利阅读者使用资讯设备进行研究学习。

这项改造同时升级内部还书箱为智慧还书系统,让借书者还书时能立即更新借阅纪录,减少还书时间差,提升便捷性;当还书箱容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感应能发送信件给管理者,通知馆方即时处理还书,有助提升作业效率。

中山大学副校长陈彦旭提到,年轻学子需求已有别于传统图书空间,对于改造后的书香町,他期许师生能善用空间,激盪出丰富的学习研究火花;学生会会长刘品佑则认为,蜕变后的书香町样貌可见设计巧思,未来希望能增设座位,提升空间实用性。

图资处长邝献荣表示,近年图资大楼花费许多心力于空间改造,希望藉由提升阅览环境品质,吸引读者进馆使用资源与服务,期待能获得更多迴响。未来,图资处仍会持续探索各种提升图书馆环境与服务品质的可能性,并逐步实现,为师生打造一个开放、创新且舒适的灵感空间。

#书香町 #图资大楼 #读者 #高雄 #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