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车站广场及天棚28日正式启用,附近商圈莫不期待繁华再现,位于站西路中华邮政站前大楼2楼的邮政博物馆高雄馆,却从明年起大幅裁减人力只剩1人,2位专业导览人员31日将完成她们最后一天的导览工作,过去参观过的亲子及银髮族团体相约再入馆进行最后巡礼,3位小朋友向尽职的导览姐姐献花感谢她们的付出,让2人感动到当场落泪,场面温馨感人。
中华邮政公司前董事长吴宏谋基于馆藏资源分享与文化近用理念,动用4,000余万元经费将位于的站前大楼1、2楼进行整修,1楼出租予业者经营咖啡厅,2楼则辟建为邮政博物馆高雄馆,2021年12月2日在邮政博物馆高雄馆正式开幕,定位为邮政区域性文教馆,室内空间共达200多坪,主要服务南部地区民眾,3年来累计入馆参观人次已突破3万5,000人,在google上的评分也接近满分。
2位专业导览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中外参观人士提供中华邮政歷史、珍贵邮票、文物等常态展及不定期特展的介绍,其中1位更是开馆元老且精通日语,她眼光泛泪表示,3年前高雄馆刚开馆时,大楼前方被火车站施工铁围篱团团包围,仅剩2米多宽巷道可供出入,街友每日占据建国路公车亭,并随处在巷口便溺、臭气冲天,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从每日参观人数仅个位数,甚至连续几天挂蛋的惨况,在馆长郑胜治绞尽脑汁主动出击下逐步攀升。
她说馆长邀请不少市议员、国中小校长团体、高雄各界社团领导人及弱势团体都进馆参观,配合媒体大量报导及丰富脸书、谷歌地图照片制造网路声量,向外界行销高雄馆的设施,如今假日动辄逾百人进馆,成为相当具有人气的博物馆。
她也说非常热爱邮政导览员的工作,虽然假日经常要轮值上班,但想到能够成为中华邮政与民眾之间的桥梁,再辛苦也值得,3年多来与高雄馆已建立深厚的感情,如今要离开实在舍不得。
拥有逾万个亲子家庭的非营利高雄囝仔亲子共学团,过去就是邮政博物馆高雄馆的常客,还自发性制作可爱小邮务士衣帽、背包,并揪团与高雄馆开设「小小邮务员学习营」持续半年时间。今天虽然不是假日,但有几位家长听到高雄馆专业导览最后一天上班,特地带着小朋友来献花给导览姐姐,肯定她们的表现,也对未来听不到她们的导览表示惋惜。
有意争取高雄市长党内提名的民进党立委许智杰,一向注重地方文教、观光及经济层面,近日接获民眾反映希望邮政博物馆高雄馆在星期例假日同样可以维持开馆营业后,即积极介入关心后续发展,务必保留这间有温度的场馆成为高雄老少咸宜的文化据点。
邮政博物馆高雄馆绩效良好,强化百年企业中华邮政「全民好厝边」的形象,拉近民眾与邮局的距离,新上任的交通部长陈世凯与中华邮政公司董事长王国材,本着支持国营企业推广地方公益的初衷,应更加重视邮政博物馆北、中、南3家分馆存在的价值,委托专业团队经营,不但减轻公司负担,也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