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家1972年于卢森堡注册的银行,简称BCCI,十年间快速发展,成为在七十八国拥有超过四千家分行的国际金融集团,此一奇蹟与该行创办人Abedi长袖善舞,结交美国前总统卡特(刚过世)及英国前首相卡拉汉,经常专机携手出访各国有关。
陈冲指出,1989年本人由业界转至监理机关,负责国际金融婉拒该行升格时,就曾感受来自该行的微妙压力,九零年代与国外监理单位交谈时,发现彼此都有类似的经验,但也学会How to say no with smile的艺术。BCCI成立十余年后,传出不少与贩毒、军火买卖、人口走私所涉洗钱的传闻,终于在1991年7月5日七国联手同一时间发动检查并勒令停业。事后发现主因是误信卢森堡监理,各地主国与实质母国(巴基斯坦)监理机关毫无沟通,以致漏洞百出,酿成金融史上最大丑闻。
陈冲指出,1992年7月国际监理单位达成共识,发布对跨境据点监理分工的最起码的标准,确立母国监理原则,也补全交换监理资讯的共识,1993年3月以后彰化银行伦敦分行开幕、臺湾企银洛杉矶分行接续挂牌,都是BCCI案后,国际上首批适用巴赛尔新协议的案例,也是我在1992下半年拜访英格兰银行银监处、穿梭欧美获致共同监理协议的成果。自此以后,银行业拟设海外据点,Home与Host Supervisor协力并交换监理资讯,乃成前提要件,但在主要金融市场,举目均无邦交国的情形下,这又是一门微妙的艺术。
陈冲指出,本世纪初,两岸商务往来益发密切,配当的金融服务,进而设立据点,自然需求殷切。但金融监理机关间原就缺乏沟通管道,加上「四不一没有」政策引发猜疑,两岸只能透过白手套隔靴搔痒,如再谈「母国」监理,更是难上加难。
陈冲指出,2008年底因金融海啸余波盪漾,我临危受命接掌金管会,次年夏应邀破冰赴香港演讲,灵机一动,电话旧识北京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告以如机缘凑巧,可在香港谈些mutual concern的事。双方见面后,极有默契,未谈母国监理,都以英文Home & Host Supervisor代之,以专业取代尷尬,用Basel Concordat为基础,迴避母国监理派员金检涉及主权行使的争议,这也促成2009年11月两岸金融三项MOU的签订,也是破天荒无白手套、官方、对等的先例。嗣后两岸互设金融机构、派员金检,乃至北京银监、保监、证监三会主席先后访问台北,应该均奠基于此。
陈冲指出,于今,两岸关系迹近冷冻,陆委会(海基会)苦无沟通管道,前述金检停顿,绝非一日之寒,金管会非战之罪,只好自我解嘲,将改去港澳金检,并调阅相关资料。惟内行人皆知,这种替代方式,竹篙凑菜刀,完全达不到效果,而且也不符合母国监理的意旨。BCCI殷鑑不远,好在本国银行业素行良好,在陆总曝险约9,235亿元,占总资产比率还不算高,窥一斑固不能知全豹,而这块一兆元左右的「斑」也不容小覷,仍应伺机金检,完成金融监理上的风险管理。
陈冲指出,我方与银行海外据点的Host supervisor,皆无邦交,中华民国又非BIS会员,以往开设分行、交换资讯,乃至实施金检,需要另辟蹊径,或口头默契,或交换信函(例如1992我与英国Michael Foot所採模式),根本谈不上MOU。
陈冲指出,两岸金融若非当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长期涉足国际金融,三项对等的金融MOU无异天方夜谭,实应格外珍惜。因此在两岸陷入僵局,金检被迫「时机不宜」时,金管会应秉持危机就是转机,力求突破,出箇奇招,例如何妨报请行政院院长卓荣泰打个电话给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