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台湾人行道铺设导盲砖引导视障者,市议员陈俞融5日抨击,全市许多路口警示型导盲砖设置方式易造成混淆,让视障者误以为是引导型导盲砖而前进,「陷阱」重重。台中市建设局指出,导盲砖以「警示带」警示接近路口,并以「定位带」供视障者等待穿越马路位置,均依中央国土署指南设计。

全台导盲砖分为警示型及引导型两种,其中警示型导盲砖主要用于提醒视障者注意路口或危险,具有停止警告的作用;而引导型导盲砖则是指引行进方向。

陈俞融指出,许多路口的警示型导盲砖设置方式易造成混淆,视障者误以为是引导型导盲砖而跟随前进,结果不是踩进公园花圃,就是撞上骑楼梁柱,她也提到北区有人行道的导盲砖尽头竟是栏杆,该设置形同「陷阱」。

启明学校秘书戴易静指出,路口警示型导盲砖直达栏杆,左右却没有引导型导盲砖引导视障者,直呼是设计者和施工者沟通不良,这样验收也能过?

惠明育幼院教保督导陈溃表示,路口设置警示型导盲砖有其必要,视障者靠着手杖感受到路况,至于引导型导盲砖目前已减少,他认为倒不是问题,反而是人行道的砖块不平造成困扰。

陈俞融提到,市府虽规定委外设计单位需具备「市区道路无障碍设计讲习」结业证明,但实际设计品质有待加强,特别是公园周边及人行道的导盲砖铺设,不仅无法达到引导效果,反而增加视障者行走风险,要求市府应全面清查,特别是容易造成混淆或危险的地点,必须优先改善。

台中市建设局表示,依据内政部国土管理署「市区道路人行道路口 导盲设施设计指南」,路口设置警示型导盲设施,以「警示带」警示视觉障碍者接近路口,并以「定位带」供视觉障碍者等待穿越马路之位置,市府均依规定办理,并于设计阶段邀请专家学者协助审查设计图説。

建设局说明,由于引导型导盲砖让轮椅族不便,依中央设计指南,后来设置的导盲砖均以警示型为主,人行道一整条的引导型已不再使用。

#台中 #视障者 #引导型 #警示型 #导盲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