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署「打诈仪表板」数据指出,「假买家」骗卖家诈骗案类常在前5名,1月4日更跃升为第3名,单日全台受理49件报案,财损631万。刑事局预防科指出,近期更发现假买家结合LINE视讯的「分享萤幕」功能,藉此取得被害人网银帐密等资料,导致财物损失,年关将近网路购物活跃期间,民眾不可不慎。

假买家诈骗猖獗,警方提醒民眾慎防。(警方提供)
假买家诈骗猖獗,警方提醒民眾慎防。(警方提供)
假买家诈骗猖獗,警方提醒民眾慎防。(警方提供)
假买家诈骗猖獗,警方提醒民眾慎防。(警方提供)

刑事局指出,北部20多岁陈姓男子去年12月底利用脸书社团,以1000元贩卖笔记型电脑记忆体,王姓女子主动私讯,表示有意透过黑猫宅急便购买。因陈男未使用过该货运公司,王女请他先联络Line客服填写「托运条例认证」,意即黑猫宅急便具有第三方支付功能,等到王女收到货,才会拨款,保障双方权益。

陈联繫客服林专员,依其指示开启LINE视讯的「萤幕分享」功能,操作网路银行进行「托运认证」,其实就是匯款。陈第一次成功匯款3万元,第二次操作因为起疑,最后确认匯款并没有点选,但仍匯款成功4万元,原来是对方利用萤幕分享得知网银帐号密码及OTP码。对方虽一再表示认证完成,会将全部款项返还到原帐户,过了一天,陈再询问,林专员又表示要等数据整合后才会将钱转回银行,陈惊觉遭诈,赶紧报案。

另名东部30多岁林姓女金融从业人员,透过脸书贩售家中幼童商品,吴姓女子私讯表示有意透过7-11卖货便交易。林女请吴女填写寄送的资料,岂料吴女表示无法完成订购,并主动提供7-11放心购条款连结,实际上是偽冒的假连结,且另须联繫李专员,李专员向林女表示卖家需开通金流服务实名制验证,才能解决买家下单问题。

接着李专员透过Line来电要求林女开启萤幕分享,同时操作网路邮局APP匯款近2万元完成验证,操作后随即收到讯息验证码,林女起疑不愿再点选确认匯款,没想到对方得知林女验证码,该款项仍遭对方领取,故前往派出所报案。

刑事局提醒,假买家会以无法下单为由,称须先「托运认证」、「实名认证」、「开通金流服务」等3大话术诱骗卖家,进而透过通讯软体分享萤幕功能,骗取民眾帐号密码及验证码,进而盗取银行帐户或是盗刷信用卡。呼吁民眾对于网路购物务必透过有第三方支付功能的购物平台,或是透过当面交易以降低被害风险,若有相关疑问可拨打110或165反诈骗专线询问,避免受骗。

#分享萤幕 #假买家 #托运认证 #开通金流 #诈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