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供应链在全球AI产业中占据核心地位,成为此次CES技术革命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台经院产经资料库总监刘佩真指出,辉达以台积电为主要合作伙伴,依赖其先进制程与封装技术满足AI晶片的高效能需求。随着2025年全球AI应用加速落地,台积电大联盟的相关供应链,包括晶圆代工、设备供应与材料厂商,将同步享有成长红利。
辉达的产品发布虽然技惊四座,但股价在展会首日却因「利多出尽」的压力下跌6.2%,创下四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浦惠投顾资深分析师王倚隆(老王)指出,此现象主要反映了短期市场预期过高,并不影响AI长期的成长潜力。王倚隆强调,CES展出的技术明确指出AI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智能驾驶、云端计算与个人AI助手等应用,将是市场重分配的重要驱动力。
浦惠投顾分析师陈于晨补充,随着AI技术逐步成熟,投资重点将从基础建设扩展到更多创新应用,例如机器人与智慧眼镜等,预期这些产品将吸引大量资金注入。对投资人而言,具备强健基本面的台股电子大厂,如IC设计与系统厂,仍是未来布局的关键标的。
浦惠投顾分析师黎志建(Vic)表示,辉达的RTX 50系列显示卡效能提升33%,价格却从549美元起跳,显示其市场策略聚焦高性价比,有望推升台积电的产能利用率与联发科的技术竞争力。黎志建提到,联发科与辉达联手打造的GB10晶片大幅降低AI运算门槛,预料将受惠于教育机构与中小企业的需求增长,成为2025年的业绩成长动能。
除了半导体供应链,台湾的工业电脑与车用电子厂商也在此次AI浪潮中备受瞩目。刘佩真分析,辉达的Cosmos平台结合Thor处理器与Groot模型,已将AI应用推向实体领域,如自动驾驶车、智慧工作助理与人形机器人等,显示AI正全面渗透工业与消费市场。
黎志建补充,辉达与丰田合作的自驾车技术,将为台湾的车用电子供应商,如精确与耿鼎,带来更多订单。而艾讯与凌华等工业电脑厂商,亦有望受益于AI技术对工业自动化需求的提升。他预期,2025年AI PC、AI家用设备、AR/VR眼镜等新产品的量产,将成为台湾科技产业的重要成长引擎。
综合四位专家的观点,2025年AI的投资策略将围绕基础建设与创新应用两大主轴。王倚隆建议,投资人需重新审视哪些企业能在AI浪潮中脱颖而出,特别是那些拥有技术与市场优势的企业。他表示:「AI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资源重新分配的比赛。」
陈于晨则提醒,选股时应优先考量企业的基本面与创新能力,并适当分散风险。台湾具备全球科技供应链的核心优势,相关企业在AI技术扩展的过程中仍将扮演关键角色。
为深入剖析CES揭示的AI趋势,浦惠投顾于2月9号特别举办《AI+金蛇效应|2025财富重分配》新春讲座,邀请四位专家亲自讲解,讲座将聚焦AI如何重塑市场格局,并提供在市场波动中发掘潜力股的实用策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