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CES主题依然围绕着AI,晶片厂发表最新一代晶片、品牌厂端出全新AI PC;在展场上,机器人、健康科技颇具亮点,揭示AI已经深入生活。
一年一度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在美西时间1月7日登场,全球科技大厂、新创各自端出今年最抢眼的产品与技术,如辉达执行长黄仁勋发表GeForce RTX 50系列显示卡,最高阶款效能可达前代产品的三倍;与RTX 4090同样效能的RTX 5070,价格只要三分之一,消息一出惊艳四座。
进入2025年,这场科技盛宴的主题依旧围绕着AI开展,一来驱动硬体运算速度和效率提升;也刺激软体在PC、机器人及医疗领域的新应用。《今周刊》採访团队前进CES现场,直击AI更深入一般消费者生活的三大趋势。
AI PC第二轮大战 硝烟再起
在眾所期待的AI PC产品上,急需重整旗鼓的英特尔,首先针对高效能且轻薄的笔记型电脑,发表原代号Arrow Lake的Intel Core Ultra H系列处理器,相较于上一代H系列,运行游戏的效能提升22%。
高通则有不同策略,针对售价约600美元(约1.9万新台币)的中阶PC,推出Snapdragon X系列第四款、採用四奈米制程的晶片,提供长达「多天」的电池续航力。
超微(AMD)则宣布扩大消费级和商用AI PC产品组合,推出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性能比第一代神经网路处理器(NPU)高五倍,可达每秒50兆次以上算力(TOPS),预计今年第一季上市。超微也发表Ryzen 200系列处理器,适用于价格较低、对AI需求没那么高的PC。
这意味着超微与高通的AI晶片,将在价格中低阶的机型上正面对决。
除了三大玩家,有意进入AI PC市场的,还有图形处理器(GPU)霸主辉达。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分析师王宣智指出,AI PC的目的是把运算从云端落地,进入边缘运算,而PC是业者想抢食市场的一个切入点,因此先前就传出联发科与辉达正计画进入PC中央处理器(CPU)市场。
台湾两大电脑品牌宏碁与华硕,则扮演让AI PC化为实际产品的重要角色。宏碁发表全新的Copilot+ PC产品,包括轻薄型的Swift Go AI系列笔电,以及高性价比的Aspire 14 AI笔电,后者更是宏碁第一台「大眾款」的Copilot+ PC,价格约800美元,打破AI PC动辄要价1千美元以上的市场行情。
Copilot+ PC:微软定义的AI PC,NPU算力可达40 TOPS以上。
宏碁指出,新款AI PC将在视讯会议去背、降噪、图片处理等功能上,更加精细。
华硕则主打重量不到1公斤、世界上最轻的Copilot+ PC——Zenbook A14,搭载高通Snapdragon X系列处理器,NPU可达每秒45兆次运算。在平价款上,华硕也推出起价仅699美元,且比前一代性能提升44%的AI PC。
据研调机构IDC预测,2024至2027年,AI PC出货量将成长逾两倍,2027年将占全球PC总出货量6成。但王宣智认为,Copilot+ PC必须开发在装置端运行的杀手级应用,才更有机会说服消费者买单。
文章来源:阅读全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