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于2024年12月23日宣布,对中国制造的成熟制程半导体,启动「301调查」,至于是否会对这类晶片施加更高的关税,将交由准总统川普决定。根据《财讯》双周刊报导,由于这项决策横跨两届政府,加上川普早就放话要用高关税对付中国,美中紧绷情势升温带来的不确定性,令产业界深感不安。

这次调查不仅针对成熟制程半导体,连第三类半导体碳化硅(SiC)也被纳入,持续扩大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击范围。若川普政府接手执行调查,估计会在数个月到1年内完成。

依拜登政府规划,自今年1月6日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开始接受有关该调查的公眾意见,预计于3月11、12两日,举行公听会,欲出席公听会陈述意见者,必须在2月提交书面评论意见。

在过渡期启动调查 令产业界感到忧心

代表美国科技产业的「资讯科技产业协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uncil)呼吁,这项调查将对全球经济和供应链,产生复杂且深远的影响,希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不要未审先判。

「资讯科技产业协会」主席欧克斯曼(Jason Oxman),对于拜登政府在过渡期启动调查感到担忧,「我们强烈敦促现任和即将上任的政府官员,以客观态度携手进行调查。」

从川普第一任期表现来看,产业界的担忧,可谓「必然反应」。「301调查」的执行有其程序,但即将在1月20日就任的川普,会不会按照程序走,没人敢打包票。

回顾川普第一任期,他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赋予总统的权力(「301调查」的法源依据),对中国涉嫌侵犯智慧财产权一事,签署备忘录,宣布由时任贸易代表的赖海哲(Robert Lighthizer),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

川普会按程序走?前一任期见端倪

《财讯》双周刊分析,在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决策上,当时川普的幕僚,可简单分为两派,一方是高度支持关税攻势的赖海哲、时任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以及时任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另一方则是主张贸易战会伤害美国经济的时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柯恩(Gary Cohn),以及时任幕僚秘书波特(Rob Porter)。

揭露「水门案」的资深记者伍华德(Bob Woodward),于《恐惧:川普入主白宫》(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一书中揭露,罗斯和纳瓦罗曾怂恿川普,在完成「301调查」前,就可先对中国输美商品祭出关税。

文章来源:财讯双周刊

#成熟制程 #川普 #晶片 #关税 #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