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上有一笔财富,想要找银行帮你打理,第一个想到的,是中国信托、国泰世华,或是刚併入花旗的星展银行。老字号的公股银行,可能不会是你的首选。
不过,超过百年歷史的华南银行,正试着改写人们的认知。
银行有三个主要业务——放款、金融交易及财富管理。华南、兆丰、臺银等公股银行,擅长的是放款,财管向来不是他们的强项。
二○二二年,华南银行的财管、信用卡等手续费净收益,占银行净收益仅一七%。相比之下,存、放款利息的净收益,占比高达七成。整个银行的获利结构,并不均衡。
但如今,其手续费净收益占比提高至二一%;二○二四年前三季,财富管理业务的净收益约六十亿元,较二三年同期大幅成长四五%,不仅在公股银行中排名第一,在所有银行中排名爬升至第六,次于台新银行。
「我的所有单位都要动起来,大家一起去做生意,」华南银行总经理黄俊智接受商周专访时说。
要让所有人起身行动,打团体战,对这家百年老银行来说,并不容易。故事,要从二○二二年六月起始。
当时,黄俊智接任华南银行总经理,他在该公司任职超过三十年,是典型的老银行人,见证过银行放款利率超过十个百分点的黄金岁月,但是也经歷如今利差不到一.五个百分点的红海市场。
过度仰赖放款业务
想拚财管、获利多元化好难
利差过窄,若银行过于依赖放款业务,一旦景气反转,利差将会更低,银行成长动能就会严重失速。
各家公股银行都知道获利结构不均衡的风险,然而,他们想提高财富管理的收入,销售更多的保单、基金或债券,却碰到一道难题:分行行员只愿承作熟悉的放款业务,不愿进一步推销理财商品。
这是因为,在银行产业中,民营银行是后进者,为了和动辄成立百年的公股银行竞争,他们大力发展财管业务,甚至将财管业务做为反攻基地,逐步侵蚀放款业务的版图。
公股银行虽不愿意将财管业务拱手让人,但现实是,行员光是靠放款业务,就能获得足够奖金,又何必再花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向客户推销基金、保单或债券?
更棘手的抗力是,公股银行行员多半是透过招考进来,他们追求的是稳定,而非像民营银行一般,一切以绩效为圭臬,绩效不好会被辞退,被迫要拚命销售商品。
这是黄俊智上任的策略课题:要如何让他们的行员更愿意去卖理财商品,而跨越这个挑战的关键,在于如何消弭「组织惯性」。
这场变革要怎么启动?
自各部门借调人才
成立直属总经理的敏捷团队
第一步,首先建立一个平均年龄三十多岁的敏捷团队,名为「个金工场」,扮演变革的先锋。
走进华南银行总部二十楼,这里有一个约四百坪的空间,装潢风格活泼,有电子白板、各式各样的讨论区,座位隔板也不见了。
每天早上,大家围着一张长桌开会,报告每日进度、遇到什么障碍、该如何排除。
这个团队由黄俊智亲自领军,每月须向他报告进度,成员来自财富管理部、金融科技部、个金行销部、数位经营部、资讯部等,涵盖客户、产品与通路相关的单位。每个部门遴选一到两人,以一年为期。
成立敏捷团队的目的是深化部门间连结,因为银行潜在的财管客户来自各部门,银行对某企业放款,而该企业的老板就有机会购买理财商品。
为了避免各部门只是虚应故事,要进入敏捷团队,还得经过公开招募、面试,建立一套严格的筛选机制。
进入团队的人,是借调的性质,暂时不需承担原部门的工作,全心全意为这个专案的业绩衝刺。
而且公司专案团队常遇到一个问题,即成员只有开会时才会相聚,如此很难凝聚向心力。华南银行特别开辟一个实体的空间,让来自各部门的敏捷团队,无论工作、吃饭或休憩,都相处在一起,一同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我们就像《汪汪队立大功》(编按:知名加拿大动画影集),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出任务!」一名个金工场的主管笑说。
开发35类客群偏好预测工具
让行员销售不必乱枪打鸟
敏捷团队、运作方式到位后,第二步,是打造高效率的「获客」工具,帮助行员愿意跨出舒适圈,去大力推销理财产品。
敏捷团队设计一套系统,该系统从该行三百多万名客户资料中,根据资产往来、通路偏好、消费行为等面向,区分出三十五种客群样态。举例来说,从信用卡的客户中,优先筛选出连续三个月、每月刷卡消费额度超过十万元,或是单笔消费超过一万元、且单月内就有五笔消费的高消费客群。
这些客户对理财商品的需求截然不同,系统会根据消费类型给出商品的推荐建议。例如:这名客户密集购买母婴用品,代表刚生小孩,适合推荐高保障的保单;另一位购买大量的家具,代表可能搬新家,会有资金需求,因此可推荐近期回报率较好的基金组合。
黄俊智强调,以前他们是「物找人」,就是行员拿着保单去问客户说:「要不要买一张?」客户就算没有需求,但看在情面上,会买个一、两张捧场,但长期势必无以为继。
现在则是「人找物」,有了系统的助力,精准命中客户需求的机率大幅提升,就不会乱枪打鸟,减少行员用人情做生意的压力。
自该系统上线后,相较于传统销售,相似条件的客户获利贡献,例如:基金、保险、刷卡手续费等,大幅提高了三倍。
有了获客工具,最后一步,就是创造诱因。
拉大奖金差距添诱因
设销售仪表板盯紧业绩进度
过去该行的绩效考核只分成甲、乙、丙、丁四级,且奖金差距有限,最多与最少的差距仅半个月至一个月。如今改为A1、A2、A3、B1、B2五级,表现最差者可能领不到一个月年终奖金,而最佳者可拿到十个月以上。
过去在华南银行,升迁与薪资看的是论资排辈,现在更看重实际表现。
他们还导入「销售仪表板」,让各分行经理、人员,打开电脑,就可以清楚查询自己该月的销售目标与进度。
集结各部门菁英的敏捷开发团队、预测顾客偏好的系统,以及更具诱因的激励制度,三项要素都齐备后,滚动正向循环的飞轮,开始慢慢转动。
黄俊智表示,过去行员推销产品时,往往需要放下身段向客户推销,但现在透过销售预测系统,客户感到需求被满足,满意度提升,行员的奖金收入也随之提高。
其他行员发现,要让收入变高并非想像中困难,自然更愿意投入,再带动更多人加入行列。组织惯性这道高墙,不再牢不可破。
华南银行的变革,关键看似是敏捷开发,但更多的是组织文化的重塑。
台湾敏捷协会理事李文忠表示,敏捷是一种思维,重点在于产出「价值」,而不是产出「产品」,把使用者需求放在首位,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依照实际的回馈、感受与成效,进行调整与改善,是个漫长的改善过程。
阳明交通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教授温金丰认为,从领导者到员工,都得具备这种成长思维,勇于尝试、快速修正,抓出在各阶段最重要的事项,稳扎稳打推进,而不是仅靠短期专案小组,完成一波行动后就停下来。持续累积成果,让整个组织真正转型。
华南银行的这场变革,正在一步步的进行。黄俊智说,他设定一个要超越的目标,但这个目标不是大型民营银行,而是自己。
「比昨天更好一点,确保在前进的道路上,终有一天会看到胜利的果实。」他说。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商业周刊》网站。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