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苏(Su)-35 战机

1架俄罗斯苏(Su)-35 战机在乌克兰前线上空被地对空飞弹(SAM)击中,但飞行员设法将战机开到俄罗斯机场,并成功降落。

俄罗斯国防部武装部队的《红星报》(Krasnaya Zvezda)并未说明事发的确切日期,但说当时50岁的飞行员斯特凡诺夫(Maxim Stefanov)「在特别军事行动区执行任务时,他驾驶的苏-35被防空飞弹击中。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会弹射逃生。但这位俄罗斯英雄选择了非传统的解决方案:他设法继续控制战机,并成功降落,而机械师在苏-35上数出了 28 个弹孔。」

报导说,斯特凡诺夫的机组员摧毁了120个敌方目标,还有超过180名乌克兰武装部队人员。由于他战功彪炳,引起俄罗斯总统普丁注意,并亲自封他为「俄罗斯英雄」。

不过,《保加利亚军事网》(BulgarianMilitary.com)15日报导,一些航空专家说,这类事件可能在几种情况下发生,使飞行员能在战机严重受损下,仍能控制状况。主要因素之一在于,像苏-35 这类现代战机有高度抗打击力,而这要归功于专门的保护系统,可以将命中的衝击降到最低。飞弹或许击中了战机的部分区域,但并未摧毁操纵和控制所需的关键系统。

另一个要素在于飞行员的经验和技能,在战机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会更有机会评估战机状态,并为紧急迫降当机立断。在压力庞大,加上反应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飞行员看状况机动,并维持战机稳定的关键能力举足轻重。

此外,现代战机配备了多个可在需要时启动的备用系统。其中包括备用电力和液压网路,就算主要系统受损,也能确保安全降落的起码功能。部份情况还可能涉及不影响发动机,或导航系统等关键构件的损坏,让战机得以继续飞行。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可能,飞行员得以利用机会,在附近机场紧急降落。而综合这些因素,或许能解释苏-35在遭地对空飞弹击中后,虽受到严重损坏,但为何仍能降落。

#Su-35 #战机 #乌克兰 #俄罗斯 #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