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力图推动该国成为未来半导体产业的全球领袖。不过《晶片战争》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近日受访时直言不讳地指出,印度的晶片产业尚处于早期阶段,还需要数十年的发展过程,无法一夜之间就从最初的水平上升到台湾和南韩的等级。

米勒在接受印度媒体AIM独家专访时强调,全球半导体竞赛的核心是台积电。台积电生产了全球99%的人工智慧加速器,成为推动人工智慧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手。

米勒表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台湾和南韩等国家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才建立起本国的晶片产业,而印度在半导体制造与设计上,虽然相关投资创下歷史新高,但仍无可避免需要花上数十年的时间来追赶。

印度政府计画在2047年完成「Viksit Bharat」(发达印度)的使命,同时一圆半导体强国的愿景。对此米勒主张印度需要策略规划与持续投资,「一旦开始建设,单一工厂可能需要3到4年的时间才能建成,而且通常会提前几年进行规划,因此这个产业习惯于以数十年为单位进行思考」。

米勒强调,印度需要培育本土企业,建立强大的国内生态系。儘管印度的晶片产业才刚起步,但他也指出,印度可以说是全球晶片设计人才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美国,加上在中美地缘政治博弈中,印度具有的战略性重要地位,其晶片产业前景仍备受关注。

#台积电 #印度 #人工智慧 #半导体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