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暖化导致永冻层融化,曾经可以储存二氧化碳的北极苔原、森林和湿地,如今已有约3分之1面积转化为碳排放源,成为加速暖化的关键因素。北极的变化对全球气候调节机制构成重大威胁,学界呼吁需加强该区域的监测与研究。
碳匯(carbon sink)是可以长期累积及储存二氧化碳的仓库,森林、土壤、海洋和冻土都有此效用,但近年已逐渐饱和。一项发表于《自然气候变迁》(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的研究指出,随着气温升高,永冻层逐渐融化,北极地区约30%土地已成为二氧化碳的净排放源,当计入频繁发生的野火后,比例会进一步升高至40%。
永久冻土融化后会长出更多植物,碳储量往往也会因此增加。然而,土壤解冻导致的有机物分解,也会释放碳至大气中。这一现象被称为「永久冻土碳回馈」,是北极地区加速全球暖化的重要因素。
研究共同作者、伍德威尔气候研究中心(Woodwell Climate Research Center)首席研究员纳塔利(Sue Natali)表示:「这是我们首次在如此大范围内观察到这样的转变」,她指出,北极的地景正在发生显着改变,例如地面塌陷与植物生长增多的矛盾现象。
北极生态系涵盖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北欧国家和加拿大等地,土壤碳储量接近全球土壤碳储量的一半,比大气高出数倍。研究主要作者维尔卡拉(Anna Virkkala)表示:「北极的碳储量相当于巨大的仓库,理想情况下应该被永久封存于地底」。
学界警告,全球气候变迁不仅改变了北极的碳循环,还对地球其他天然碳匯造成压力。海洋、森林和土壤等自然系统目前吸收了人类排放约一半的碳,但其吸收能力正面临挑战。
研究显示,即使北极地区在某些地区变得更加「绿意盎然」,例如植物因气候暖化而快速生长,但这并不足以弥补永冻层融化释放碳的影响,学界需要更精密的追踪来了解北极碳循环如何变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