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24日在头版刊发「任平」署名文章〈中国经济未来可期〉,预测中国大陆经济未来走势指出,大陆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逾134.9兆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0%。这一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中国大陆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的特徵。
文章称,岁末年初几则消息。
中国人首次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200万辆,连续十年领跑全球。
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上海港货柜年输送量突破5000万标柜,领跑全球港口。
「春节」申遗成功;《黑神话:悟空》摘得全球年度游戏大奖TGA的两个奖项,实现中国游戏产业新突破。
从诸多看似不相关的「首次」「突破」中,从经济规模到文化产业,蓦然发现:今天中国,早已不是昨日中国;今天中国经济,秀木成林,当以新视角观之。
文章表示,首先,中国经济前景光明,信心在哪里?
距地球3.6万公里一颗卫星,可以做什么?前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利用大陆国产手术机器人,透过亚太6D通信卫星、5G网路等多种通信手段,分别在西藏拉萨、云南大理和海南三亚三地,为数千里外北京患者完成5台多器官手术。其中,拉萨完成的是全球首次基于卫星通信链路的超远端手术。
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从「科研概念」变「产业应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乘数效应不可估量。中国经济的创新动力十足——信心在新质生产力。
文章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可期,底气在哪里?
从「春节」申遗成功与《黑神话:悟空》获国际大奖说起。文化不仅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新质生产力更让「文化+」不断释放出对经济的强大赋能效应。今天,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商业、文化+体育等深度融合,催生越来越多的新增长点,为推动高品质发展打造新引擎。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生机无限,活力在哪里?
一是成长于经济快速增长期,「新一代青年群体」有较强的新型消费意愿。2023—2024冰雪季,消费规模超1500亿元。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攀升至47.6%。
二是迈入长寿时代,超过3亿银髮族消费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预测,2025年中国大陆银髮经济规模约为30兆元。
文章强调,从1994年到2024年,从100万标柜到5000万标柜,30年输送量增长到50倍。市场相通、产业相融、规则相联、红利相加,双循环落子成势、相互促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活力在新发展格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