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全数投入打诈作为,但诈骗手法愈见猖狂且日新月异,几乎已成为民眾生活中的「家常便饭」。知名主持人、超人气作家的吴淡如就在脸书PO文示警表示,自己遇见诈骗新招,一度惊呼,「做得很像吧,请大家小心」。
作家吴淡如透过脸书粉专晒出一张电子邮件的截图,内容显示诈骗集团正冒名中国信托银行,并提醒客户「您要求将与您的卡片绑定的主要电话号码更改为+886…」、「您的新号码将在24小时内与您的卡片绑定!」等语。
由于诈团模仿官方的语气相当逼真,让吴淡如感慨诈骗与官方几乎如出一辙,同时呼吁大家务必留意,「过年寧可包给长辈、晚辈大红包,也不要被诈骗集团骗到!」
贴文曝光后,迅速掀起讨论,许多网友涌入留言区,纷纷表示:「+886…是不是就要疑惑」、「如果是银行发出的简讯或email,一定会将客户姓氏(甚至全名)标注,而且字体不会有大有小」、「他就是要骗你按下取消变更的连结啦」、「我也收到!诈骗太猖狂」、「我们的政府到底在干嘛?诈骗已经变成家常便饭的行为了」。
中国信托银行提醒,民眾在接收金融机构寄出的通知信函时,对于任何要求转帐、透露个人资讯、卡号或密码等内容务必提高警觉,勿轻易操作。若对通知内容有疑虑,中国信托银行提供「提防诈骗及来源验证」功能,民眾可从通知简讯或信函复制网址,于中国信托银行官网「永续ESG」项下「网路安全」功能专区网页输入网址核实真偽,或是来电银行客户服务中心或内政部警政署165反诈骗专线进行确认。
中国信托银行-防诈骗专区
https://www.ctbcbank.com/twrbo/zh_tw/esg_index/esg_accessibility/fraud_prevention.html
中国信托银行-提防诈骗及来源验证
https://www.ctbcbank.com/twrbo/zh_tw/esg_index/esg_anti-fraud/security.html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