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过去是战地前线,现在则是旅游胜地,在去年9月底时,大陆恢復福建省陆客赴金门旅游。曾任小金门(烈屿)指挥官的退役陆军少将栗正杰回忆,在过去,金厦之间曾有特殊「默契」,如曾轮流在金厦水域小岛上插旗、陆方愿意出钱帮助金门维修心战墙灯光,以让己方游客可以看到国军心战墙等。
栗正杰1月29日在中天网路节目《将军来了》表示,在80年代时,两岸官兵之间非常有默契,在小金门和厦门之间,有座名为「槟榔屿」的小岛,由于距离金厦近、用机枪就可以打到,国共双方都无法控制小岛,但为了不向对方示弱,于是各自派遣蛙人部队上岛插旗宣誓主权,久而久之,演变成双方在固定时间上岛插旗,「一三五金门守军插旗,二四六换共军去插」,且双方蛙人还「体谅」对方,在插旗时,会将对方旗子拆下放在一旁,到了对方插旗日时,他们再将己方旗子换上。
栗正杰接着说,在一次颱风袭击金门时,由于风雨过大,国军蛙人没有前往槟榔屿插旗,共军见到己方的五星旗没被拔掉,于是自行拆下旗子,在这之后,双方蛙人部队便停止轮流上岛插旗的活动。
除了槟榔屿轮流插国旗,栗正杰提到,国共双方在金厦地区的另一个「默契」,发生在双方之间的心战墙。他指出,在大胆岛一侧的心战墙,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厦门一侧的则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当时为了比过对方,厦门方面将心战墙墙体加大,金门一方则对心战墙24小时打灯,结果在某一天,大胆岛心战墙灯光坏掉,厦门市政府竟致电金门县政府,表示愿意出钱协助国军修灯,原因是到访厦门的观光客想看大胆岛的心战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