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中华路四段沿途公车站,平时有许多学生、民眾等待公车,但站牌没有休息也无遮蔽空间。为让市民拥有舒适的候车环境,新竹市政府今年1月在中华路四段农会、中埔及中埔口等3站点新设候车亭,代理市长邱臣远7日赴现场视察,宣布全市将再新建20座候车亭。
过去新竹市候车亭因量体较大,常因市区人行道宽度不足而无法广泛设置,导致民眾候车时无法遮风避雨。为此,市府参考其他县市的设计,缩小候车亭量体,依现地条件设计不同形式的候车亭;若人行道宽度不足,则取消候车亭侧板或採用反向式设计,以最少的人行空间完成设置,加速改善候车环境。
市府去年起陆续完成10座候车亭,今年1月再增设中华路四段农会、中埔及中埔口等3站点候车亭,代理市长邱臣远7日到场视察,他提到,中华路车流量庞大且人行空间不足,行人在马路上常面临危险。
尤其,市区公车农会站是学生往返火车站、香山高中、中华大学、元培大学、玄奘大学等重要站点,市府透过「中华路四段(中山路口)至中华路六段(内湖路口)道路环境改善工程」,全面改善沿线人行环境与公车候车空间。
经市府交通处、工务处等相关单位初步改善,2天内迅速完成1.5公尺的标线型人行道,并将候车亭规划纳入中华路4段到6段道路工程改善,配合建置实体人行道及候车亭,改善竹市交通环境,未来预计全市将再新建20座候车亭。
市府交通处表示,改善候车环境是提升公共运输发展的重要一环,未来市府将持续向中央争取候车亭建置经费,并逐步在候车亭增设智慧型站牌,让候车民眾即时掌握公车动态资讯。同时,规画集中式站牌取代旗杆式站牌,降低高度并放大字体,贴近长辈的乘车需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