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央视8日引述大陆国家安全部微信公眾号报导,近年来,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灾害救援、农业植保、环境监测、航拍摄影等领域,成为生产生活重要工具。然而,个别组织、人员无视禁飞法规,使用无人机开展非法航拍测绘,带来国安威胁隐患。
如何在大陆合法合规地开展无人机航拍测绘?
问题一:个人和单位能否航拍测绘?
正确答案:个人和单位在取得相关资质后能进行航拍测绘。
法律依据:大陆《测绘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从事测绘活动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执业资格条件,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测绘活动单位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测绘活动。
警示案例:某测绘公司工作人员林某在不具备无人机驾驶资质,且未向空域管理部门提出飞行申请,擅自组装无人机拍照测绘,被某战区雷达检测为异常空情,耗费大量资源处置。最终该测绘公司和林某赔偿损失费用12万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54万元),并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刊登道歉声明。
问题二:是否能随意破解无人机禁飞、限飞功能?
正确答案:不能。
法律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对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进行改装的,应当符合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
警示案例:张某违规在境外某网站购买无人机解禁证书程式,于二手交易平台发布破解无人机禁飞、限飞、限高服务广告。经查,张某共解禁无人机21台,违规获利1.5万元。最终张某受到法律严惩。
问题三:航拍涉密场所是否违法?
正确答案:违法。
法律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违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者其他涉密场所。
警示案例:某测绘公司承接一商业建案用地测绘过程中,明知周边有涉密区域,使用无人机空中高清拍摄,并将拍摄照片存储在连接互联网电脑硬碟。经查,该测绘公司拍摄图像包含国家秘密,测绘公司及涉案人员均已受法律严惩。
问题四:测绘项目转包是否可信?
正确答案:不可信。
法律依据:大陆《测绘法》规定,测绘单位不得将承包的测绘项目转包。
警示案例:某境外组织负责人「琪姐」以商业拍摄、建筑测绘等名义,教唆境内人员黄某拍摄涉及重要军事设施照片384张,并要求以网路向境外传输。黄某因犯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4万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