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问题已成为国安危机,各地警方被繁杂诈欺案件压的喘不过气,更得靠前端各个金融机构的配合拦阻以锁定车手,北市2024年却发生约20起起银行误给车手提领ATM机台编号的乌龙案件,不但增加警方调查负担,更害无辜民眾被误认车手,事后还得花费大量心力道歉解释,打诈工作更是直接作白工,还得重头再来一次。

据了解,北市日前发生一起银行给错ATM机台编号,导致警方根据银行所给之资料循线追踪时,误将恰好也在同一时段前往操作ATM的无辜民眾认作是车手,形成一出闹剧。

知情人士指出,从过往经验来看,银行给错机台编号或是给错车手实际提领日期之情事并不少见,台北市市区车手提领热点来看,蛋黄区警分局一年下来约有4至5件银行给错资料之情形,蛋白区分局每年也有2到3件,每年台北市就有约20件。

警方表示,银行给错资料并非少见,最常见为给错机台编号、给错提领时间,甚至2者均给错,又或是给的影像毁损,在调阅上通常都得耗费大量心力过滤。(图/示意图,与本案无关/资料照)
警方表示,银行给错资料并非少见,最常见为给错机台编号、给错提领时间,甚至2者均给错,又或是给的影像毁损,在调阅上通常都得耗费大量心力过滤。(图/示意图,与本案无关/资料照)

给错机台编号又最常发生在银行更动ATM位子或更新机台时,明明有资料异动,但银行端却忘记将相关清册也同步更新,最终导致员警耗时耗力,才发现是一场乌龙。

知情人士表示,因派出所前往调阅资料时,发现银行所提供的时段中并未有人出现提领,或者是因银行所提供的车手资料,其特徵明显与过往经验不符,因此发现银行给错时间。

2025年1月份台湾人遭诈金额为高达95亿元,有知情人士就指出,警方不过是打诈的最末端,真的要打诈,还得靠前端各个金融机构的配合拦阻。(图/翻摄自165打诈仪表板)
2025年1月份台湾人遭诈金额为高达95亿元,有知情人士就指出,警方不过是打诈的最末端,真的要打诈,还得靠前端各个金融机构的配合拦阻。(图/翻摄自165打诈仪表板)

「现实是,有些东西就是不能错。」知情人士透露,如今诈欺案如此之多,单单就给错资料一事,警方一来一回与银行在不断的公文往返中就以白白耗费不少时间心力,等真的调阅到关键资料,往往车手或相关上游早已跑到没有踪影。

而以先前提到警方抓错车手一事,儘管警方抓捕车手经万全查证,却没想到银行所给的源头根本就是错的,导致民眾惨遭误会,而民眾多半不会想到怪罪银行,只会认为是「是警察抓错人」,让警方「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还得被迫扛下一切责任,惨沦「背锅侠」。

不具名基层员警指出,他承办ATM相关业务时,最常遇到的无非是银行给错机台编号和给错提领日期的情形,但偶尔也会发生同时给错机台编号与日期的情形,又或是所提供影像已经毁损、像素糊到如天生自带马赛克的情况,导致他们往往还得再花费大量心力,重新再与当事银行核对资料。

「等影像拿到,人早就跑了。」该员警透露,若再遇到银行态度消极,拿到资料往往就得耗费10天半个月,让他感嘆,「诈欺事件中明明警方仅能针对已发生事件做亡羊补牢,前端可以预防和及时拦阻的有关单位,却没有人愿意正视相关问题,如果政府真的重视诈骗问题,就应该号召从院会等级带头做起,号召各个相关部门一起研拟相关策略,『打诈绝对不是只是警察的事』。」

有知情人士也对此补充表示,儘管警界上下都知道『打诈绝对不是只是警察的事』,但现实是只要每每开会提到相关责任与源头拦阻,有关单位「推得比什么还勤,反正警察最好推」,就连如今不断强调的关怀提问,只要面对顾客质疑行员往往容易沦为「形式上的关怀提问」,等到顾客意识被骗还是得靠警方收拾善后,「只要银行不改以客为尊、金管会不针对金融活动进行有条件限缩,最终活跃的只会是诈欺金融活动,而不是所谓的正常金融活动。」。

对此,律师包盛颢也指出,如一般民眾遇到上述事件时,可在前往作笔录时向警方表示欲请律师,在案件无论是否明确时都由律师陪同下接受笔录,而在做笔录的过程中也可主张请求调查对自己较为有利之证据,或是同步提供对自己明显有利之相关证据。

包盛颢表示,如果后续确认检警侦查「客体错误」,民眾只是协助做笔录的话,一般较不会牵涉到赔偿问题,若民眾因为相关案件遭到羁押等明显有侵害人身自由状况,则可请求冤狱赔偿。

更多 CTWANT 报导

#银行 #给错 #资料 #车手 #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