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游的远东新来说,认为短期应与客户协商关税分担比例;长期则要视关税影响的长远,以及客户对越南供应链下单的考量后,再决定后续策略。

在越南以纱为主的南纺,则由于当地渐趋饱和,因此,也有规划未来当地的生产规模。

至于中游的长短纤织物厂得力,对于越南被列为川普关税课徵地区,短期将持观望,待市场明朗后再决定採取何措施。

至于在越南投资最多的成衣厂,早在川普要课税前,就因当地市场人力、薪资等成本高涨,已陆续将越南生产规模缩减或移转到其他东南亚或非洲、中南美地区以降低衝击。

原以越南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儒鸿,近几年已加大、加快印尼生产基地的产线及规模,预期,印尼将取代越南,成为儒鸿最大海外生产基地。

面对川普2.0政策可能引发的关税壁垒浪潮,促使客户加速推动国际化布局。聚阳则以分散生产基地应对。自认,公司是少数拥有七国生产基地的成衣供应商,今年在印尼、孟加拉及萨尔瓦多均有新产能投放,在当前潜在关税政策、分散区域制造的趋势下,优势日 益彰显。

聚阳目前在越南的产能占比约38%,后续将逐步降至30%~31%。

成衣厂振大环球为争取输美关税优惠,则要将马达加斯加的产线及生产基地扩充。

#聚阳 #振大环球 #儒鸿 #南纺 #远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