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务次长吴志中日前接受外媒专访表示,台湾希望透过供应链重整,确保半导体技术不会流入俄罗斯或其他威权国家。由于发展无人机技术需要大量的国际合作,他呼吁国际社会正视台湾的存在,让台湾成为全球安全体系的一部分,减少资讯交流限制,才能更加深化理念相近国家的合作。

吴志中今年1月7日接受乌克兰《反攻》(Counteroffensive)杂志创办人Tim Mak 专访,该杂志「反攻专业版」2月15日以 「深潜:台湾发展军事科技旨在削弱中国供应链」为题刊出专访报导。

报导首先引用赖清德总统「要让台湾成为无人机民主供应链的亚洲中心」的谈话,强调台湾从俄乌战争中获得重要启发,正积极研发在未来全球衝突中备受依赖的小型廉价无人机,另外俄乌战争也加深了民主阵营对「红色供应链」的疑虑,台湾作为全球电子与半导体产业龙头,已明显成为替代方案。

报导提及吴志中在专访中指出,过去数十年间,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将中国与俄罗斯纳入全球贸易体系有助于促进其民主化,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事实证明,「我们发现自己过于天真,如今全球应该採取正确的战略回应,那就是切割『红色供应链』与『民主供应链』」。

他强调,这不仅关乎供应链安全,更关乎民主国家的整体安全架构。台湾希望在新的全球秩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透过供应链重整,确保台湾的半导体技术不会流入俄罗斯或其他威权国家,同时强化本土国防科技,以因应中国的军事威胁。

吴志中表示,台湾在军工技术发展上面临的挑战,是许多国家仍未将台湾视为对等伙伴,导致台湾在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效能受限。然而台湾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与知识,并透过非正式管道与外国官方机构合作,这种灵活的合作模式,使台湾在不对称作战技术与无人机科技领域,都取得显着进展。

他强调,发展无人机技术需要大量的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应该正视台湾的存在,让台湾成为全球安全体系的一部分,减少资讯交流的限制,才能更加深化理念相近国家的合作,共同维护区域与全球的和平稳定。

《反攻》杂志于2023年5月在乌克兰基辅创立,专注于从人性与个人视角报导俄乌战争,近期更推出专业版《反攻专业版》,深入探讨俄乌战争的军事科技创新,相关报导受到全球学界及国防领域专业人士高度关注。

#无人机 #吴志中 #外交部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