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1月份外销订单因春节工作天少衰减3%,又遇川普上任扬言对多国加关税,还点名台湾抢走晶片,但是美国客户对我下单仍续增7%,尤其是涵盖台积电IC制造、印刷电路板等电子产品,需求火热不受影响。经济部统计处认为,后续川普关税范围扩大,需要密切观察,确实考验着台商的生产基地调配能力。
2025年首月,整体七大接单货品只有电子产品见红,其余全衰退。但是从地区来看,美国、日本、东协下单金额都仍成长,以近年占我出口比1/4的美国来说,1月给出订单163.8亿美元,年增6.4%,尤其电子产品狂升25%以上,完全没在退缩。日本订单23.5亿美元,也年成长8%,另外东协仅小增1.7%。
反之,中国大陆(香港)订单86.8亿美元,年减18%,尤以电子产品少较多。欧洲订单受资讯通信产品需求往下掉,也减超过1成。
由于川普1月20日上任,就立刻放话对加墨中加徵关税,且点名台湾抢走晶片生意,让人忧心美商对我下单意愿,不过从元月金额来看,并未出现类似疑虑,即使春节工作天数减少,客户订单还是成长。
经济部统计处长黄于玲解释,1月来自美国订单以电子产品成长最多,主要是IC晶片、电子零组件、印刷电路板等,日本则是资通信产品成长,对我伺服器订单有扩增,东协乃是运输工具有接到一次性大单,否则因资通信产品金额少,本来是会衰退。
同样是电子产品,为何美国升大陆降?黄于玲解释,台美在科技产业链上本就是互补关系,我出口当地多是AI晶片、高效能运算产品,显示美西方面需求仍很强劲。反之出口大陆就是中间材,品项比较是非高阶的零组件,需求就有受天数影响。
由于台湾七大AI伺服器代工厂已有厂商要去美国设点,加上台积电晶片等已被点名课25%关税,后续是否影响美商下单信心?黄于玲表示,川普政策正向反向都有,比如提高钢铝进口25%关税,由于台湾本就被课,现在跟对手立足点平等,反而有利我钢铁业接到单。但是对手国产品是否倾销美国以外,抢我海外生意,后续还要看。
因为外销订单统计,是不管生产基地在台湾还是海外,只要厂商能接到单就行,因此「美国制造」衝击,不像出口那么大。但是黄于玲也坦言,台湾厂商的生产基地在哪,会不会被课税提高成本,也是美国企业会观察的,这也考验台商生产基地调配能力。不过她强调,美国政策不断更新,现在讲对今年订单利弊还太早,还要密切观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