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努力地研究、选股、盯盘操作,好不容易才让基金绩效『打败大盘』,但拿到手的奖金,却比『复制大盘』的经理人还少……。」一位台股基金经理人愈说愈急。

随着国内ETF市场自2021年起蓬勃发展、规模暴增,ETF基金经理人即使只要被动操作、依照指数成分股权重变化调整持股,仍然因为管理资产的规模庞大,而成为投信公司收取管理费的重要贡献者。

「没办法,市场就是这样,很多主动式基金经理人工作更辛苦、操盘绩效也很好,但只要基金规模不比ETF,奖金就变少……。」不只经理人,连国泰投信董事长张锡都这样为资产管理业的操盘高手们叫屈。

他以自家公司为例,2020年成立的国泰台湾高股息基金,近3年靠着台股操作,累积报酬率达到67.5%;同期间推出的台股ETF,代号00878的国泰台湾ESG永续高股息ETF,近3年报酬率则是44.9%。虽然前者绩效更优、年收1.5%的管理费率也远高于后者的0.25%,但00878如今超过4000亿元的管理资产规模,大约是国泰台湾高股息基金的26倍之多。

不过,随着金管会在2024年12月陆续完成相关法规修订,国内基金市场正式开放主动式ETF商品,终于让基金操盘高手们有了「站在同样擂台跟传统ETF比拚」的机会。张锡解释:「简单说,主动式ETF就是主动式基金,只不过,可以用ETF的方式交易,也就是,股市开盘期间,投资人可以在证券市场直接下单买卖。」

不要小看「可以直接下单买卖」的衍生效应,联博投信董事长翁振国解释:「过去,基金公司主要透过银行理专来销售主动式基金;但随着『ETF化』,往后当基金一挂牌亮相,立刻就能接触到全台1300多万投资人。」

而对国内投资族、理财族来说,这也点出了政府开放主动式ETF的第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你可以用更方便的管道,取得主动式基金经理人专业操盘的投资效果。」它就像是一檔个股,有自己的「股票代号」,并且可以融资、融券,甚至当冲,交割时间也与股票交易一样。

儘管在基金公司内部,主动式ETF的投资决策流程,与主动式基金几乎没有差别,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研究心力与成本;但因为管理的资金规模可望快速变大,所以,「收费」必然会更便宜。

富邦投信投资处资深副总吕其伦引用彭博资料表示,目前市场主动式ETF的费用率中位数约为0.64%,明显低于常见主动式基金动辄1%到2%、甚至更高的费用率。张锡用一句话说出这项全新商品对投资大眾的意义:「你可以用更方便的交易管道、更便宜的价钱,买到为你努力『打败大盘』的投资服务。」

除了更方便、更便宜,另一个对投资大眾的诱因,则是主动式ETF的持股资讯揭露必须「全透明」。依规定,主动式ETF必须像我们熟悉的被动式ETF一样,每天都要完全公开基金持有的每檔股票、每檔持股市值。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个来自主动式ETF的可能影响,是部分个股的股价震盪。「过往,台股每逢ETF换股,权值股就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股价震盪,未来,主动式ETF可能频繁换股,而且还是中小型股……。」张锡提醒,在市场资金可能跟进跟出的惯性下,投资人或许要习惯更剧烈的中小型股震幅。

张锡认为,虽然目前尚不能如国外市场,以搭配衍生性商品操作的方式,变化出更具差异化的投资工具,「但有开放就是好事,最终得利的,绝对都是台湾投资大眾!」他说。

文章来源:阅读全文

(图/今周刊提供)
(图/今周刊提供)

#主动式 #ETF #经理人 #操盘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