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22日报导,山东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眾号21日晚发布文章提到,该校「山海英才」特聘教授、智慧装备学院教师施陈博团队,歷时4年,攻克行业技术难题,改变茅台几十年生产工艺,使茅台的年产量提高了30%-50%,次品率降低了99%以上。22日下午,茅台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公开表示,山东科技大学发布的内容有误,「产量不可能提高这么多,将私下协调更改」。
澎湃新闻报导,试图透过电话、短信联繫施陈博,谘询「改变了茅台几十年的生产工艺,使茅台的年产量提高了30%-50%,次品率降低了99%以上」的具体情况,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復。
澎湃新闻报导,另外,在22日傍晚,查询发现,山东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眾号已删除前述 「将茅台的年产量提高了30%-50%」的相关文章。
该文此前声称,歷时4年,施陈博与团队尝试了10多种不同的传感手段,经过10次的样机试制终于研制出了全球首款乳玻瓶微渗漏高速线上检测设备,打破食品包装检测行业的国外技术垄断,攻克容器微渗漏、玻璃微裂纹、成品微异物等行业技术难题,改变了茅台几十年的生产工艺,使茅台的年产量提高30%-50%,次品率降低了99%以上。
该文认为,这一成果不仅为茅台集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推动大陆及行销国家地区相关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了传统产业向资讯化、智慧化方向转型升级,也为大陆其他白酒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茅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