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5287)旗下的591新建案指出,以往买方可能会锁定总价较低的2房,之后再慢慢往更大房型如3房迈进。如今不少地区房价狂飙,部分财力有限的消费者,也只能「嘴上说不要,口袋很诚实」的越买越小,再加上不婚不生等风潮,独居族成为市场主力,让1房等小坪数产品身价不断三级跳。
观察各县市,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小宅身价走高并不意外,反而是销况一度卡关的4房大坪数产品,单价年涨21%却在全台同样产品中最高,令人啧啧称奇。实际上这几年在豪宅限贷及消费者需求等因素影响下,4房早已吹起「瘦身潮」,从以往接近百坪左右的面积缩水到平均50-60坪间,购屋门槛逐渐下修,开始能吸引小型企业主或在地换屋族出手,价格因而居高不下。
新北市各房型的均价已超过每坪60万元,与台北市蛋黄区仍存在显着价差。再加上重划区与交通发展议题带动,包含三重、板桥、永和、淡水等区仍是北漂族与小资族的购屋首选,在强劲的购屋红利支撑下,1房到4房年涨逾10%,其中又以2、3房最为抢眼,涨幅高居各县市之冠。
同样受惠北市买盘外溢的桃园,各房型价格皆大涨超过1成,其中又以1房最有感。反观新竹,1房涨幅近2成仅次于高雄,不过其余房型表现平平,4房更是价格下滑,原因就是这几年如竹北等精华地段地价、房价飞涨,建商只能「房子越盖越小、土地越买越远」,导致小坪数涨势扶摇直上。 台中市整体价位已接近5字头,其中又以2、3房上涨最有感,而进一步观察其交易,绝大部分交易是来自于北屯区。
台南市虽然房价同步上扬,但涨幅相对其他县市显得冷静许多。反而邻近高雄市真的「发大财」,不仅2、3房较去年大涨逾1成,1房更从每坪29万跳涨到36万,短短一年贵了7万元。主要是过往高雄小宅并非主流,然而近年在台积电等题材下,外地投资客大举抢进,这类低总价、小坪数产品俨然成为「销售密码」,迅速将价格推升。
591新建案强调,小宅固然有其总价优势,却依然有其不足之处,尤其在目前房贷紧缩的态势下,民眾应尽量避免坪数极小产品,否则申贷遭拒或成数不如预期,就得面临自掏腰包拿出更多现金,甚至违约风险,可说是得不偿失。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