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急诊量能吃紧,卫福部紧急开会研议应对措施,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内科医师姜冠宇指出,有店家搬到大医院营业,因为人潮多可以赚更多钱,让他感嘆多年推行分级医疗成效不彰,人潮聚集在大医院,各家医院被迫依靠非医疗收入才能补足损失。

姜冠宇医师在脸书发文表示,发现医院一楼的蛋糕店家即将搬到X大医院,理由是去大医院做生意会赚更多的钱,让他感嘆「这也正是分级医疗十年来失败的缩影吧」,医学中心仍然是百货公司等级的客流量,形成自给自足的消费生活圈,民眾的习惯完全没有改变。

卫福部近日针对急诊壅塞的状况,祭出三大策略两大改革,姜冠宇医师指出其实医界早已在做了,强调真正的改革是让民眾见识医疗成本,「健保消费了所有救人于火热的医疗专业人员,它隐藏了非常多事实而成为政治工具」,从在大医院就医与住院的民眾还有余裕在医院商家消费,令他认为改革决心真的不足。

姜冠宇医师透露,许多医院医疗业务做到壅塞,但医事司查询各家财报的「医疗本业」收支,几乎无一家例外都是赤字,导致医院须靠非医疗收入,像是停车场、美食街、附设安养院,才能维持年度营运。

姜冠宇医师直言,英国美国医院急性住院治疗天数约4-6天,只有台湾的一半,反观台湾健保是「鼓励人消费医疗的」,给病人的优惠多,让病人很喜欢住院,然后挤压到医疗业务的给付,不断在探医院负担底线。如果频繁住院产生的超额成本是由病人家庭去承担,相信病人寧可尽早回家,姜冠宇坦言「正途是要减少医疗需求,但是没人敢讲」。

#大医院 #蛋糕店 #分级医疗 #非医疗收入 #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