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健保署统计,台湾糖尿病人口约257万,也就是每10人就有1人罹此病。对此,内分泌新陈代谢科医师陈洁雯引述研究指出,快走不仅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更可比慢走降低高达40%的第2型糖尿病风险。她并提到,当步速达到每小时4公里(约每秒1.5步)时,就已经有降低第2型糖尿病风险的效果,值得在生活中好好利用。

医师陈洁雯在个人粉专发文表示,除了高糖、高热量、少纤维饮食外,缺乏运动也是现代人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主因。然而,运动其实没那么难!根据2023年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期刊》的研究指出,快走是一项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还能显着降低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

陈洁雯进一步说明,快走会促使身体分泌更多的脂联素(Adiponectin),而脂联素在身体内主要负责2项工作,其一是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更容易进入肌肉细胞中利用,促进醣类代谢,减少醣类变成脂肪堆积造成肥胖;另一个则是促进肌肉细胞能更快速地消耗脂肪酸,降低体内三酸甘油酯的浓度。

从此来看,陈洁雯说,快走的人不仅可拥有更高肌肉量、更低体脂肪,更重要的是,快走能让肌肉组织更快代谢掉自由基,进而降低身体氧化压力,自然罹患第2型糖尿病风险就大幅降低。

至于怎样才算快走?陈洁雯提到,该研究显示,当步行速度介于每小时4~8公里之间,即符合快走标准。当步速达到每小时4公里,换算下来相当于每秒走约1.5步时,就已具备降低第2型糖尿病风险的效果。此外,研究还发现,走路速度越快,罹病风险就越低;且只要走得够快,即使走的不多,仍然有效。

整体而言,陈洁雯表示,快走比起慢走可以帮助降低高达40%的第2型糖尿病风险,是预防糖尿病中几乎最轻松又极有效的运动解方。最棒的是,快走不需要昂贵的装备或器材,随时随地、任何时刻都能轻松实行。对于生活繁忙、没有运动细胞或不喜欢剧烈运动者来说,这是一个再理想不过的选择。

#快走 #快走好处 #快走速度 #第2型糖尿病 #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