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两岸、将金门风狮爷推向艺术创作殿堂,素有「风伯传人」之称的陶艺家-王明宗,以21件回顾金门人旧时生活记忆与成长故事的创作作品,在金门大学图资大楼举办「陶.忆(Clay.Memory)」个人陶艺展,藉此唤起现代人对纯真岁月的共鸣。特展即起展至4月15日,免费开放参观,欢迎对艺术、文化与歷史有兴趣的民眾前往欣赏。

金门陶艺家王明宗希望藉由这些朴实且细腻的作品展出,让观眾感受金门独特的文化氛围。(于家麒摄)
金门陶艺家王明宗希望藉由这些朴实且细腻的作品展出,让观眾感受金门独特的文化氛围。(于家麒摄)

据了解,毕业于台北復兴美工雕塑绘画科的王明宗,长年致力于推动风狮爷创作,让该项传统文化成为金门的象徵,同时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陶艺产业发展。各类别作品曾多次受邀于台湾及大陆各地展出,此次展览以「陶.忆(Clay.Memory)」为题,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童年经歷。

金门陶艺家王明宗作品「祷」-赤脚的孩子双臂交叉仰望天空,充满期待与无助。(于家麒摄)
金门陶艺家王明宗作品「祷」-赤脚的孩子双臂交叉仰望天空,充满期待与无助。(于家麒摄)
金门陶艺家王明宗作品「祖孙情」,就是阿公在农閒时抱着他说古早的故事,呈现出金门传统家庭中长辈与后辈间的亲密关系。(于家麒摄)
金门陶艺家王明宗作品「祖孙情」,就是阿公在农閒时抱着他说古早的故事,呈现出金门传统家庭中长辈与后辈间的亲密关系。(于家麒摄)

金大指出,此次共展出21件王明宗老师的陶艺作品,每件都承载着金门人的旧时生活记忆,包括:「祷」-赤脚的孩子双臂交叉仰望天空,充满期待与无助;「沐浴」-儿时在家家户户的水缸中洗澡的回忆;「等待」-巷口静候亲人归来的长者身影;「打盹」-劳动间隙中,片刻的休憩时光;「抽菸的老人家」-充满金门地方特色的日常写照;「饿」-物资不丰的年代,对食物的渴望与期待;「祖孙情」-代代传承的亲情与温暖。

金门陶艺家王明宗作品「饿」-呈现物资不丰的年代,对食物的渴望与期待。(于家麒摄)
金门陶艺家王明宗作品「饿」-呈现物资不丰的年代,对食物的渴望与期待。(于家麒摄)

王明宗表示,在他记忆中的儿时物资不丰,很多路上都没有水泥,到处都是红泥土,但泥土却成为小孩最易取得的玩具材料,只要加点水,便能捏塑出坦克车、飞机等物品,自娱娱人。这份来自童年的纯真快乐,成为他日后陶艺创作的灵感来源。

「陶.忆(Clay.Memory)」王明宗个人陶艺展即起展至4月15日,免费开放参观,欢迎对艺术、文化与歷史有兴趣的民眾前往欣赏。(于家麒摄)
「陶.忆(Clay.Memory)」王明宗个人陶艺展即起展至4月15日,免费开放参观,欢迎对艺术、文化与歷史有兴趣的民眾前往欣赏。(于家麒摄)

王明宗说,此次展出的21件作品都承载着金门人的生活记忆,像是「祖孙情」,就是阿公在农閒时抱着他说古早的故事,呈现出金门传统家庭中长辈与后辈间的亲密关系;希望藉由这些朴实且细腻的作品展出,让观眾感受金门独特的文化氛围,一同走进这场以泥土捏塑回忆的时光之旅。

#金门县 #陶艺家 #王明宗 #风狮爷 #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