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翊达表示,根据富邦投信投研团队的分析,台积电的上策是支付关税,因为以它的独占地位,成本一定可以转嫁,只是让其他业者受伤,硅盾无碍。
至于中策是与Intel合作,全部或部分吃下晶圆制造,优点是付出成本其实比较低,几百亿美金,长期能打平就是赚;缺点是短期获利受伤、技术支援到什么程度。
最后,赴美投资是下策,主要是此投资1000亿美元起跳,未来追加的可能很高,因为是否用台湾供应链去做、还是被要求要当地採购?这都还不确定。缺点不完全是投资金额大,而是这打破了台积电景气谷底扩大投资、高檔减少投资的策略。未来一旦出现产能过剩,势必减少台湾投资,甚至减少台湾生产。更何况美国生产很难赚钱,长期获利成长会打折扣。另外,硅盾当然越来越小。先前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就曾坚定认为美国厂不会赚钱、判断美国营收都是亏钱,盖越多亏越多,除非台积电能拿出实绩,证明有方法可以让美国厂赚钱,才能扭转美国设厂可能是长空的判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