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乳标示无望!行政院原本规划把保存期限大于14天的乳品标示为「长效乳」,但遭美日等国反对,认为恐造成贸易障碍,卫福部食药署规划仅取得「鲜乳标章」的才能称鲜乳,而进口牛乳等仅能称为牛乳,也会规划鲜奶茶等正名。对此,酪农大多乐观以对,但认为应加大食农教育力道,让消费者能够清楚认识。
农酪永续协会研究员陈文嫺表示,依食药署规划仅有取得鲜乳标章、CAS及产销履歷等标章才能标示为鲜乳,而农业部强调只有以国产生乳产制,并取得「鲜乳标章」、「优良农产品」、「产销履歷」标章者,品名得标示为「鲜乳」、「鲜牛乳」或「鲜羊乳」,代表就算进口乳品冷藏保存依旧不得标示为鲜乳。
陈文嫺提及,除了鲜饮乳品外,此次也提及乳饮品部分若未以「乳饮品」为品名,应加注风味或准确叙述本质文字,如「还原牛乳」等,可以有效区分国产及进口乳品,对此乐见其成,期待相关单位应尽速公布才能落实。
前酪农协会理事长顏志辉说,以前仅有「鲜乳国家标准」,并未有「牛乳国家标准」标准,此次把鲜乳标准修正为牛乳标准,并且把鲜乳交给农业部定义,如果不实申请也有处罚机制,「酪农应该可以渡过2025年了」。
顏志辉呼吁,农业部应透过食农教育大力宣导何谓鲜乳,也要鼓励地方政府办理「学童乳」政策,让民眾习惯国产乳品风味,也会达成很好的推广效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