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林姓粗工近日落魄睡露宿街头一夜,热心民眾见状通报里长,短短5小时,民代、里长、里民爱心接力,有人认领长达4个月中餐、晚餐,有人一口气帮缴4个月租金,来自陌生人的温暖,让林男不再流落街头,「有了家的感觉!」
没有家人亦无子女,身体出状况却无积蓄,孤身一人走投无路,只能露宿街头吗?林姓男子日前因缴不出每月5500元房租,被房东请出租屋处,当晚只好睡在仁德区成功一街。里民路过目睹「怎么有人睡在大马路?」隔天一早赶紧通报里长郑晴而。
郑晴而得知林男在附近做粗工,就近租屋,但最近却因身体状况不佳失业,经济出问题,导致无处可住。他查看男子户籍在东区,找上东区市议员曾之婕协助向社会局申请救助业务,并先将男子暂时安置在成功里活动中心。
他在群组分享这则讯息后,立刻就有里民慷慨解囊,「里长,我可以帮忙代缴房租」、「里长,他的中餐、晚餐,我包办了!」让他很讶异大家效率之快,且这些善心里民也强调,「这不是施舍,是帮助对方有机会站起来!」
他说,自己根本都没有公开募款,上午10点接获通报,下午3点已处理告一段落,「里民还对我说谢谢,谢谢让他们有助人的机会!」
让人感动!目前该案已由社会局受理协助申请低收入户,但在等待的空窗期,男子也需要解决三餐与居住难题,所以里民主动认领餐费跟房租,让事件圆满落幕,体现了传递善的循环。
但郑晴而也提到,急难救助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口上,并非任何弱势者都无私给予,主要还是要衡量当事人的状况。他说,同样也是日前,一名单身独居者积欠房租数月,四处向人讨钱吃饭,但对方身体状况没问题,即使请他去工地或交通指挥,对方也没意愿,「这种就暂时不适合接济,应先让他自己振作起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