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预计今年11月迎来5年一次的全国大选。由新加坡公务员组成的全国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日前公布选区重划报告。报告显示,东部和西部选区大洗牌,选区和议席总数都有增加。

新加坡选举制度,大致分为单选区(SMC)和集选区(GRC)制度。单选区指一个选区由单一候选人竞选,得票最多者当选,类似传统选举方式。选民可直接选择个别候选人,选举结果较能反映个人实力,反对党较容易参选。

集选区制度是1988年引入新加坡的国会选举制度,旨在确保少数族群在国会中拥有代表权。每个集选区由4至5名候选人组成团队,选民投票给整个团队,而非单一候选人。规定每个团队中至少要有一名少数族群代表,如马来族或印度族,以促进多元种族平衡。

该制度的优点是确保少数族群代表、提升政党内部多元性,并提高选举效率。然而,它也被批评有利于执政党「人民行动党」(PAP),因为反对党在组建强大竞选团队时较吃力。

综合星国媒体《联合早报》报导,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11日发布重新划分选区的白皮书。来届新加坡大选选民人数达275万3226人,比2020年大选的选民人数多出10万1791人;国会议席总数将从目前的93个增至97个。选区数量从31个增至33个,包括15个单议席选区,8个四人集选区和10个五人集选区。

虽然单选区与五人集选区总数分别只增加一个,但在现有31个选区中,有22个范围重划。其中,东、西部的选区变动较多,包括上届选举竞争激烈的东海岸、马林百列以及西海岸集选区。

选区范围调整后,每个议员平均负责的选民人数为2万8384人,比2020年大选的2万8510人,少126人。

由于33个选区中,有超过3分之2作出调整,各选区现任议员的分布情况连带出现不少变化,为人民行动党在来届大选中的候选人排阵,增添不确定因素。对于选区调整后人手不均,新加坡3G部长(第三代领导人)料继续竞逐。

来届大选将有18个集选区,新加坡内阁目前19名部长,其中6人是第三代领导人。若第三代领导人全卸任,将有至少五个选区缺少领军部长。

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告诉《联合早报》,目前的第三代领导人预计至少多做一届,「现在的大选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旦出现1名或2名第四代部长败选的情况,较资浅的议员又难以接任,届时就得由第三代领导人顶替。」

选区大幅度重划,改变包括反对党深耕或有意竞逐的选区,引起反对党不满。人民之声秘书长林鼎代表「人民联盟」说,「没有合理的理由而随意重划选区分界,让人愤怒。」人民联盟由人民之声、革新党和民主进步党组成。

红点同心党也发声明,对选区范围检讨报告表达失望,并批评报告「彻底改变新加坡西部的政治版图」,特别是裕廊集选区。

该党说,即使在这个「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中」,红点同心党还是计画派人到该选区参选,「无论我们遇到多少障碍,我们都会继续为新加坡人站稳立场」。

#新加坡大选 # 选区重划 # 集选区 # 人民行动党 # 李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