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慧与运算巨头辉达(NVIDIA)年度盛会「GTC」20日迎来首届「量子日」,执行长黄仁勋不仅正式宣布将于美国波士顿设立顶尖量子研究实验室,更以幽默口吻回应此前「量子电脑还需要15至30年」的说法,强调量子运算的庞大潜力与产业前景。
黄仁勋在开场演说中表示,辉达将与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于波士顿成立「全球最先进的加速运算与混合量子运算实验室」。他透露,该实验室将整合辉达的加速运算技术与学术界尖端研究,未来亦会邀请更多合作伙伴加入,目标是「儘快推动计画落地运作」。此举被视为辉达深化量子领域布局的关键一步。
针对日前受访时提及「实用型量子电脑需15至30年发展」导致相关概念股重挫,黄仁勋打趣表示:「我第一个反应是—原来这些公司是上市公司啊!」引发全场笑声。他解释道,从创办辉达到建立CUDA运算平台耗时近20年,因此量子运算的研发周期需以「数十年」为单位评估,短期市场波动不应掩盖技术的长期价值。他更向与会企业喊话,很高兴业界领袖齐聚一堂,亦预告,2026年GTC大会将续办第二届量子日,持续推动跨界合作。
本次量子日活动由黄仁勋亲自主持,共举办三场领袖座谈,邀请逾十位业界先驱参与。其中,量子软体服务商D-Wave执行长艾伦・巴拉茨(Alan Baratz)曾公开批评黄仁勋对量子运算的观点「大错特错」,但双方此次同台对话,凸显产业对技术路线的多元探索。
儘管量子运算商用化仍面临技术与时间门槛,辉达透过设立实验室、搭建产学桥梁,展现其布局量子生态系的决心。黄仁勋强调,混合量子与传统运算的「加速运算」模式将是过渡期的解方,这场「未来之战」才刚揭开序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