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民眾党主席柯文哲20日下午首度开庭,但前一天监察院抢先公布「政治献金查核报告」,认定申报不实,要裁处374万元罚锾,并没入5千多万元。此举引发民眾党质疑是替检方先罗织罪名。对此监察院21日特别列点反击,强调,监察院廉政委员会会议每月开会时间固定,并非为柯文哲首次刑事开庭助攻检察官。另外,监察院也说,裁处之罚锾及没入,都是「岁入」,监察院依法悉数缴交国库,请勿混淆并藉机以监察院业务费遭受违宪删除之窘境而嘲讽奚落。

监察院今指出,外界质疑调查报告是帮检方添柴火,但监察院廉政委员会会议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三上午召开会议,除遇国定假日外并无特例。有关「113年总统、副总统选举拟参选人柯文哲、吴欣盈政治献金会计报告书收支情形」查核案之调查报告,于2月间完成,原已依程序提列于廉政委员会114年2月19日例会讨论,惟逢被查核人柯文哲尊翁于同年月17日仙逝,基于人道之考量,延至114年3月19日例会列案。外界揣测系为柯文哲首次刑事开庭助攻检察官之说,并非事实。

监察院更表示,外界质疑只查柯文哲,不敢查赖清德总统,但监察院对每届总统及立委拟参选人政治献金会计报告书之查核,常态以选举结束之次年办理。柯文哲案是因申报内容引起关注,监察院接续收到多件检举案,且有台湾民眾党于2024年8月10日发布新闻稿具体承认所申报之政治献金支出逾新臺币9百万元确如尼奥公司及时乐公司指控不存在之事实,因而该会计报告书提前于113年8月12日派员查核,并依法裁处。

监察院再说,会计报告书一启动查核程序,即无申请更正之余地。另外过去柯文哲曾以贩售小物募集选举经费,但为何到了2024年就变成木可公司之商业收入而非政治献金。其间差别在于是否愿意遵法奉行。至于裁处之罚锾及没入,都是「岁入」,监察院依法悉数缴交国库,请勿混淆并藉机以监察院业务费遭受违宪删除之窘境而嘲讽奚落。

#监察院 #柯文哲 #政治献金 #没入 #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