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小船随着入海滑道飘到水面。(邱芊摄)
安息小船随着入海滑道飘到水面。(邱芊摄)

环保意识抬头,台北市自2003年起推动海葬,参与人数逐年攀升,截至2024年底共有1548位亡者参与,北市今年首场联合海葬26日在基隆碧砂渔港启航,共有31位先行者回归大海。家属周小姐表示,一切遵循老公的遗愿,生前爱旅游的他不希望有繁文缛节的仪式,想以最简单的方式走完人生的毕业旅行,也叮咛她与女儿「想念他时就去海边看看」。

今年度的北市海葬首航以「遨游沁蓝海洋」为主题,包括追思会场的布置、安息小船的设计、客制化追思照片影片及标有海葬地点经纬度的纪念小物,都展现了不同于传统告别式的庄严与巧思。

海葬不立碑、不造坟,也已有越来越多人选择以此殡葬方式回归大自然,另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海葬的家属,宗教信仰趋向多元。北市殡葬处永续殡礼课长傅韦翔指出,今年有4成的民眾是佛道教、3成是无宗教信仰者、1成基督天主教,剩下的则是其他宗教,反映出环保葬观念可跨越不同宗教的藩篱。

周小姐表示,无宗教信仰的老公生前喜欢旅游,曾交代不能把他装罐、锁柜子里,直言自己会崩溃,此外老公来自乡下的传统大家庭,认为过往的仪式都繁文缛节,希望家属们不用那么辛苦,且烧纸钱也很不环保,所以身为长子的他决定要当家族中的革命者,清明节也不用扫墓,想念时就去海边看看他就好,目前家族成员也纷纷想效仿以海葬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周小姐回忆,老公生前一家人曾去过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老公在安排自己的告别式音乐会时,也特别交代她把搜集的纪念币、亲手写的卡片分送给大家。周小姐在仪式结束后,坦言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头,感动的说圆满了,此后再也没有遗憾。

傅韦翔指出,目前最流行的还是树葬、花葬,因为海葬要预约,且要看天气配合出海时间,如果前2天海象不佳,就会取消、延期,算是考验家属的配合度。举办至今为了让家属更安心,实施3年的安息小船入海滑道也持续精进中,以前材质较重且容易断掉,去年延用到今年的则是改良版,另外以往仪式结束,厂商会把整场2小时的影片给家属,今年开始有个人化影片,让家属备感温馨。

殡葬处表示,今年预计办理6场次联合海葬,参加联合海葬仪式全程免费,不分县市、国籍皆可参加。

#台北市 #海葬 #环保葬 #联合海葬 #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