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太武山忠烈殿明(28)日将举行春祭大典,军、政各界代表齐聚向阵亡将士祭拜。而曾于金门溪边村、乌坵岛等地驻扎的南海部队反共救国军,早年国共对峙时期于大陆东南沿海一带进行袭扰与敌后任务之上千名为国奉献牺牲的阵亡将士,至今仍未入祀太武山忠烈殿,甚至连春、秋二祭都未列名,其后裔王国栋等人昨(26)日向金门县议员董森堡陈情,要求将先烈之名列入祭文内,以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

王国栋表示,他是南海部队反共救国军闽南司令王盛传之子,早年他父亲率领部队驻扎金门溪边村、乌坵等地,执行东南沿海的袭扰与敌后工作,将士们在海上出生入死、为国牺牲。总计有一千多名反国救国军曾投入各项战事与工作,这些壮烈成仁的将士们,目前已有一百多名确实查有军籍资料,八百多名等待资料认证。

反共救国军的后裔们希望先期能以「南海部队反共救国军」阵亡将士之名,写入太武山春、秋二祭的祭文名单里,后续希望能提出具体名册入祀忠烈殿。王国栋表示,反国救国军为国奉献的史实不能忽视,金门都办理两岸和平超荐法会了,这些真正壮烈牺牲的卫国将士却不见于青史之中,实在是说不过去。

据了解,反共救国军成立于1949年,当时主以游击战袭扰大陆东南沿海,成员多数来自福建、广东等地,部分官兵后来落脚台湾或金门,甚至隐姓埋名生活,该部队性质特殊,鲜为外界所知,直到近年才有学者与后人陆续整理史料,试图还原其歷史定位。

接受陈情的县议员董森堡表示,他支持替反共救国军争取歷史定位,并承诺将协助向县府与国防部、退辅会等单位反映意见,盼政府能正视这段歷史,让英勇捐躯的将士获得应有的尊崇;县府也表示愿从善如流,将南海部队反共救国军先烈纳入祭文,以抚慰阵亡将士之英灵。

#金门县 #太武山 #忠烈殿 #南海部队 #反共救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