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经》杂志报导,4月7日,受美国关税战影响,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大陆A股全天大幅下挫。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7.34%,收于3096点。深证成指下跌9.66%,创业板指下跌12.5%,科创50跌幅超9%,北证50下跌近18%。红利指数亦未能幸免,跌幅超6%。与此同时,大陆国家队再次出手稳定市场。
4月7日下午,中央匯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Wind(万得)数据显示,多支宽基ETF成交额显着放量。截至收盘,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二级市场成交额突破243亿元(人民币,下同),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为95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成交额亦突破百亿元。
可以看到,多支ETF成交额与前一交易日相比至少增长四倍以上。作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中央匯金在市场波动时扮演着关键角色。
当股市面临下行压力时,中央匯金常通过增持银行股或ETF等方式,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提供有力支撑,稳定市场信心。尤其在最近两年,其大幅增持ETF基金,借此托市的力度明显增强。
据国信证券统计,2024年底中央匯金对ETF的配置规模已达到1.05兆元,涵盖48支ETF,合计持仓份额高达3716亿份。
「普通投资者对中央匯金的印象,主要是作为国家队的主力,在股价大幅波动后对市场护盘。其投资标的以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为主。」业内人士表示。
《财经》梳理中央匯金歷年投资路径发现,近年来,中央匯金在持仓策略上开始转变,逐渐从以往的蓝筹股占主导,转向价值成长兼顾;在加码沪深300等大盘蓝筹宽基ETF的同时,也将投资触角伸向了以科创50ETF、创业板ETF、中证1000ETF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宽基ETF。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央匯金增持银行股以稳定市场信心。2015年股指大幅调整期间,中央匯金从证金公司受让了大量上市公司股票。在这之后,中央匯金维稳股市的手段逐步从买入股票转变为增持ETF。每逢A股市场波动剧烈之时,中央匯金就通过买入ETF来维护市场稳定。
2023年第四季以来,中央匯金不断扩大ETF增持规模,持续加大增持力度。「买入ETF托举市场,比直接入场买股票更好。」有分析人士对《财经》表示,「因为ETF的持仓更加分散,而非只对个别的股票形成利好。如果买入股票,后期一些调仓举动可能引发市场误解。另外,买个股需要遵守上市公司股东信披规范,比如持仓超过多少要公告,减持也要预披露,还可能对个股盘中流动性形成衝击。买卖ETF就不会涉及这些问题。」
从中央匯金的财报来看,其投资收益一直较为稳定。2024年半年报显示,在过去21年里,中央匯金实现的收益达数兆元。仅在2024年上半年,其就实现投资收益3125.58亿元。
中央匯金并未公开披露其年化收益率,其收益率可以从其母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披露的数据中一窥一二。
根据中投公司披露的2023年财报,截至2023年底,过去十年,公司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6.57%,超越考核基准31个基点;自成立以来,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6.23%。
「中央匯金的投资策略不仅仅是追求财务回报,更多的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央匯金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投资策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财经》表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