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规模南下度冬的黑面琵鹭,根据「2025年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统计,今年共记录到7,081只黑面琵鹭,创下歷史新高。其中,臺湾记录到4,169只,占全球总数的58.9%,稳居最重要的度冬栖地。台湾普查单位林业及自然保育署11日表示,近三年黑面琵鹭在臺湾的族群增长放缓,因此持续与县市政府合作,以「生态薪水」方式鼓励渔民参加生态服务给付方案,改变自然栖地有限的不利条件,让鱼塭等生产型栖地收获后,做为黑面琵鹭等候鸟的安全觅食地,兼顾渔民生计及扩大黑面琵鹭栖地。
「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由香港观鸟会联繫各国定期于每年1月进行,今年普查日期为1月18日至19日,臺湾普查工作由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委托中华民国野鸟学会统筹主办,与全臺各鸟会及保育团体等超过百名以上的调查员合力完成。
在台湾之外,黑面琵鹭其他主要度冬地包括:中国大陆1,671只(23.6%)、日本716只(10.1%)、香港及深圳328只(后海湾)(4.6%)、越南112只(1.6%)、南韩52只(0.7%)、菲律宾17只(0.2%)以及澳门16只(0.2%)。林业保育署指出,与去年相比,全球各主要度冬地区的数量增减幅度均不大,整体仅微幅增加93只,全球族群的成长趋势已明显趋缓。臺湾虽增加了34只,但总数未超过2023年的4,288只纪录,近三年来的族群趋势持平。
来台度冬的黑面琵鹭,超过九成集中于西南沿海地区,林业保育署统计,以臺南市2,439只最多,此外,嘉义县701只、高雄市408只、浊水溪口(彰化与云林交界)255只、云林县202只等,共计11个县市有纪录。
林业保育署表示,虽然近年臺湾黑面琵鹭的总数量变动不多,但各地的数量比例却有明显的波动,这可能反映了黑面琵鹭会依据觅食条件而移动,而每年普查当下的环境状况不同,也导致观察到的分布情况随之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较少记录到黑面琵鹭度冬的彰化县与澎湖县,在近3年有稳定的纪录,显示黑面琵鹭在臺湾的度冬区域有持续扩张的趋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