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随着双方加码徵收关税而正式开打,川普政府的态度似乎仍认为美国将在贸易战中位居上风,丝毫没有把2018年贸易战造成两败俱伤的惨痛经验当回事。美媒《纽约时报》指出,大豆是美国对当前关税报復最担忧的行业之一,它对美国红州农业人口这类川普支持者造成的打击特别沉重,先前的经验让一些业者觉得受骗或甚至破产,但是川普的核心幕僚对此不以为然。
《纽约时报》的专题报导说,中国宣布对美国出口徵收高额报復性关税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做出让人意外的尖锐回应:「So what ?」(那又怎样?)这个问题凸显了川普政府的观点:鉴于中国经济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美对中贸易战将占据上风。
报导说,美国向中国购买的商品金额远远超过中国从美国购买的金额,但北京仍决定对川普关税进行报復,中国将美国商品关税提高到84%,此举造成的打击可能不像贝森特说的那么轻松。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斯坦因(Sean Stein)在川普再次提高关税的几个小时前说,「很多在中国获利丰硕的美国公司将因中国的报復关税而受到影响」,涵盖的领域从航空到医疗再到农业都有。而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去年美国向中国出口1435亿美元,从中国进口了4389亿美元商品。
报导指出,失去中国这个出口市场将对许多「红州」(美中西部政治上倾向共和党)的农业劳动者造成特别沉重的经济打击,其中多数是帮助川普赢得大选的选民。回顾从2018年持续到2019年的美中贸易战,美国农民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而为了弥补这些损失,川普从农业部设立的一个基金中拿出230亿美元做为农业补贴,这让包括农民在内的许多人觉得受骗。
报导说,大豆产业是美国对当前关税报復最担忧的行业之一,由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豆出口市场,2018年贸易战期间,中国转向巴西等国採购大豆。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民拉格兰(Caleb Ragland)说:「我们身上还留着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会有很多农民破产。」美国的玉米种植者也感到不安,玉米约有2%销往中国,业者担忧贸易战的范围会扩大。
川普的幕僚对农民的忧虑似乎仍一派云淡风轻。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回应说,「除了中国,几乎所有国家都宣布不会报復。」财政部长贝森特淡化了中国回应的影响,他辩称:「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相对较少。中国可以提高关税,但那又怎样?」
报导表示,中方的报復可能会迫使美国政府恢復川普第一个任期内对美国农民提供的救助。农业部长罗林斯(Brooke Rollins)表示,由于通货膨胀,农民和农场主一直在苦苦挣扎,美国政府正在考虑提出救援方案。美国在2018年那场贸易战中徵收的几乎所有关税都被用于向农业提供救济,美国大豆协会的拉格兰说:「如果农民继续被当作谈判工具,成为大局的牺牲品,那就必须有一个经济一揽子计画来帮助农民维持生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