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15 日报导,不到半个月,美国川普政府关税政策变来变去,有评论认为,美国政府广泛、反復无常的关税政策不仅引发金融市场动盪,也扰乱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对于川普政府变化无常政策,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前高级政策顾问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受访直言,「美国将发现,不仅在本届政府期间,而且在未来的政府中,与其他国家谈判贸易协定将变得更加困难,因为美国现在已经证明,不能指望它遵守自己的协议。」
澎湃新闻报导,对于被扰乱的全球供应链和「制造业回流」问题,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维特(Mark Witte)坦言,制造业工作岗位的减少是由于生产率的提高。美国仍然是制成品生产大国,只是由于制成品行业的高生产率,就业相对较低。长远来看,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变得更穷,「解决整体贸易失衡的最佳办法是透过税收政策减少政府借款。关税对制造业的影响很小。」
艾肯格林指出,川普「对等关税」的具体计算公式与目标背道而驰——他的关税计算依赖3个大型语言模型而非人工决策,且存在重大错误:进口需求弹性的数值偏差高达四倍。
维特称,关税主要基于双边商品贸易逆差的规模,但忽略了美国通常拥有顺差的服务贸易。
艾肯格林表示,美国会发现,不仅在本届政府期间,而且在未来的政府中,与其他国家谈判贸易协定的难度将显着增加,因其已证明自身无法恪守协议承诺。
维特认为,川普反復无常的做法,将导致企业不太可能建立成本较小的跨国供应链,这将推高购买商品成本,并使大多数人变得更穷。
对于川普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与其他国家的实质性差异,艾肯格林表示,川普认为所有进口都是邪恶的;因此他提出10%全面关税。不过,考虑到他的一些顾问,如纳瓦罗(Peter Navarro)对中国的敌意,他明确地对中国实施更加严苛关税。对日韩等「主动示好白宫」国家,川普可能给予相对优待,但全面取消新关税几无可能。需警惕的是,川普的「让步」随时可能撤回。
维特指出,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国最大交易伙伴,相较于对其他国家徵收关税,川普当然知道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关税会带来更多的收入。同理可知,大型交易伙伴也被川普视为目标,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川普特别关注的目标。但与透过个人所得税获得的财政收入相比,关税所带来的收入仍然不算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