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透露,台美5月还会再进行新一轮关税谈判,汽车关税及非关税议题是否列美方重视谈判清单议题,备受瞩目。

根据现行规定,汽车关税为17.5%,排气量在2000cc以下的小客车课徵25%货物税,超过2000cc者则为30%,营业税则为5%,汽车进口税负高达52.5%。知情人士认为,即使要谈汽车「关税」调降,我方要争取和美方以洽签BTA或FTA形式谈判,如此只有针对美国降税,不必适用WTO其他会员国。

一旦汽车调降关税,要适用WTO最惠国待遇,对汽车火车头产业的衝击将会十分严重。据悉,经济部早先曾做过一份评估,倘若汽车进口关税自17.5%降至零,依WTO最惠国待遇适用全体会员国,国产车大约7~8年内可能被消灭,变成进口车天下。

而汽车整车加零组件就业人口约8.3万人受衝击,若加上周边模具、销售服务业代理商等供应链,影响约10几万人。至于相关损失,目前汽车及其零组件产值逾5千亿,而国产车产值约2,600亿元,纯内销零组件约有3成产值会衝击较大。

产业界认为,车价高的主因在货物税并非关税,倘若调降关税,进口车和国产车就会有价差诱因,对进口车有利,对国产车及零组件产业衝击很大,因汽车涉及上中下游供应链相当庞大,就业人口眾多。倘若调降货物税,不论国产或进口车都会降价,民眾有感。车辆公会及汽车产业都不希望谈判时拿调降关税作为筹码。

据悉,产业界已向经济部反映,一旦要调降货物税,不要用「定率」调降,建议用「定额」减税,否则降10%一辆200万进口车可降20万,一辆100万国产车只能降10万。不论国产或进口车若都调降一定金额,例如8万或10万,大家都在相同水准上比较。

相关意见已转达财政部,但财政部并未置可否,要视台美谘商后续情况,再研拟货物税调降方向,避免太早亮牌不利产业发展利益。

#国产 #汽车 #国产车 #进口车 #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