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今年开徵,明年缴费,台大风险中心今天公布调查却显示,碳费政策力道不足、松弛,没有驱动企业实施内部碳定价、积极订定减碳目标,呼吁政府及企业加把劲,积极跨向净零碳排与ESG的新路径,趁国际蹉跎永续之际,快速赶上过去延迟绿色转型的进度。
台大风险中心今年3至4月间,针对台湾年营收1亿元以上重点企业,依比例分层随机抽样906家,调查企业气候相关揭露核心面向、永续金融影响、职场多元平等共融、人权尽职调查等议题,并在今天公布调查结果。
在气候揭露部分,调查发现,儘管企业对国内碳定价政策的瞭解程度有进步,但实施内部碳定价的企业仍少,仅2.3%实施,即便是有进行气候相关财务揭露的企业中,也仅9.3%实施。
调查也显示,碳定价政策松弛,导致企业揭露温室气体及订定净零目标停滞,仅57.7%企业揭露温室气体排放量、19.5%订定明确净零目标时程;企业供应链碳盘查及订定减量目标也退步,今年11.3%企业在供应链实施碳盘查,比起去年12.5%来得低,今年4.9%企业在供应链订定温室气体减量目标,也比去年的5.7%还低。
台大风险中心主任周桂田指出,去年10月定调的碳费制度,并没有驱动企业积极的订定减碳目标、进行内部碳定价、强化供应链碳盘查。同时,碳定价、绿色金融、用电大户条款等相关气候政策与法规也缺乏明确清晰目标,在永续金融上未见银行与企业的气候议合、气候资讯、绿色贷款等成长,显示绿色金融政策推动向下渗透率仍有相当的差距。
他补充,劳动人权方面,台湾企业在性别平等、净零公正转型劳工参与都仍需加强,而在供应商人权上也需要更制度化的规范与执行。
周桂田表示,台湾现今转变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制造供应链角色,作为世界的枢纽,政府、企业与社会都需要加把劲,积极跨向净零碳排与ESG的新路径。特别是,正值目前国际因各种政治经济因素而蹉跎永续之际,例如美国政府与多家企业宣布废除DEI计画、欧盟延迟《企业永续发展报告指令》与企业永续尽职调查指令》,台湾应趁机赶上过去延迟绿色转型的进度,才有机会成为亚洲区域的永续经济社会转型的引领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