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观光署新任署长陈玉秀今走马上任,旅游业者提出她上任后面对的「4大挑战」,包括缺工、国际行销力道、两岸观光僵局及署内士气。业者表示,台湾观光正处疫后重建期,面对多重压力,新署长承担的是现实与理想交织的考验,关键在她能否用行动、对话与策略化解问题、带来希望,将决定台湾观光未来的高度与格局。
中华优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奇岳指出,台湾观光发展将迈入新阶段,来自文创与会展领域、拥有丰富民间管理经验的陈玉秀,正式接任观光署长一职,她的到来是观光局到观光署升格以来首次业界出身者担任署长,象徵意义与实务挑战并重,势将牵动未来数年台湾观光政策走向与成败。
李奇岳说,陈玉秀来自松山文创园区与会展产业,长期深耕文化与观光周边领域,儘管拥有丽宝集团与台北市电脑公会等跨界经验,但对传统旅游产业而言,她仍是「新面孔」,因此产业界普遍对她保持观望态度,也更期待上任后展现高度诚意,儘速与业界展开对话、了解真实需求。
他提到,无论是旅宿缺工、导游与领队断层,或是国际观光客未全面回流、两岸禁团令未解,这些挑战都非单靠政策口号能迎刃而解,台湾观光面对的问题既复杂又多元,唯有真正倾听业者的声音,掌握产业痛点,才可能拟定务实有效的推动路径。
李奇岳点出陈玉秀上任后4大挑战,首先是缺工危机,旅宿与旅行产业普遍面临人力断层,尤其中南部中小型业者更难以因应,业界普遍期盼观光署能协调跨部会资源,提出系统性的解方,如引进外籍工作人力、提升观光专业培训规模,并加快观光研训院设立进度,延续卸任署长周永晖所铺设的人才蓝图。
第二为国际行销力道不足,去年台湾在国际旅客来台方面成绩不理想,陈玉秀过去擅长品牌经营与国际展会,业界期待她能导入不同于以往的行销手法,打破传统推广模式,透过数位行销与文化整合,吸引更多国际旅客来台。
第三是两岸观光僵局,禁团令至今未解,不仅重创旅行业,也削弱两岸交流基础,许多业者呼吁政府应重新检视该政策,适时释出正面讯号,恢復民间交流,虽此议题牵涉高层政治决策,但观光署若能以实证研究与产业评估作为倡议基础,也能在政策制定上发挥一定影响力。
最后是署内士气提升,目前观光署仍为三级机关,权责与资源调度有限,对应产业庞杂需求仍然力有未逮。如何建立更具弹性与行动力的行政体系,并向行政院或交通部争取更多的经费与人力。同时,新署长需致力于内部沟通与激励并与文官团队融合并维持团队效率。
李奇岳表示,陈玉秀的上任也为台湾观光注入期待已久的「外部能量」,不同于传统文官体系出身的首长,她更熟悉产业节奏、行销语言与观眾心理,具备跨界整合能力。在当前观光亟需转型、创意与市场导向并进的背景下,这样的领导风格,或许正是时势所需。
他也提到,创新绝非一人之力所能驱动,陈玉秀需善用其组织经验,建立多方谘询平台、积极促成产官学对话,搭建政策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她必须证明,来自业界不等于脱节行政,也不代表对体制陌生;相反,应以更灵活、更目标导向的方式,引领团队完成转型任务。
李奇岳指出,台湾观光正处于疫情后的重建阶段,同时面对数位浪潮、气候变迁与区域竞争等多重压力。新任观光署长陈玉秀从6月27日起所承担的,绝不仅是象徵性的改变,更是一场现实与理想交织的考验。从业界的观望到支持,关键在于她能否用具体行动、务实对话与前瞻策略,化解问题、带来希望。这不仅关乎她个人的领导成绩,更将决定台湾观光未来的高度与格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