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龙头辉达最新财报出炉,第二季缴出亮眼成绩单,营收达467亿美元(约新台币1.43兆元),净利则为264亿美元,年增幅均超过50%。然而,第三季财测却显得保守,不仅大陆市场特规版H20晶片尚未出货,主要云端服务供应商(CSP)的採购力道也出现疑虑,导致辉达盘后股价一度大跌5%。

知名半导体分析师陆行之在脸书指出,他更关注的是库存问题,辉达第二季库存金额增至149.6亿美元,换算为3.48个月,无论月增或季增都超过三成。这是否意味着旧产品H100/200需求急遽下滑,或是受到谷歌、亚马逊、Meta等大型科技业者加速自研ASIC晶片的衝击,仍有待观察。

陆行之归纳四项重点:

首先,辉达预估第三季营收540亿美元,季增13%至18%,年增54%,仅比市场预期高1%;毛利率区间落在72.8%至73.8%,平均73.5%,也仅比市场略好;EPS为1.16美元,仅优于市场估值的1.15美元。这些数字精准到近乎与市场共识重迭,让他感嘆公司是否直接「微调」分析师预测来给指引。

其次,辉达第二季数据中心与车用晶片营收增幅不到5%,但第三季随新一代Blackwell晶片放量,将成推升双位数成长的主因。虽然Blackwell GPU在第二季已贡献数据中心营收近一半,但受H20遭禁售影响,还是导致AI GPU营收少了约40亿美元,营收季减1%至338亿美元。

第三,若H20出货顺利恢復,扣除15%(6亿美元)的出口管制税后,对第三季营收仍可带来约6%的额外贡献。这意味辉达实际营收上修的可能性并不小。

最后,最值得警惕的仍是库存大增。第二季库存增至149.6亿美元,库存月数季增32%,年增30%至3.48个月,虽然可能是为了迎接Blackwell晶片的大量出货而提前准备,但也不排除是旧有H100/200系列需求明显下滑,未来库存能否有效消化,将成为辉达后续表现的关键观察点。

#辉达 #晶片 #半导体 #AI #黄仁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