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近日在社群媒体上宣布,将向「高收入人群」外的所有美国人发放每人至少2000美元(约新台币6.2万元)的「红利」,并表示这笔资金将来自关税收入。然而专家警告,该计画可能加剧财政赤字,并引发新一轮通膨危机。

川普在贴文中声称,「反对关税的人都是傻瓜!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受尊敬的国家,几乎没有通膨,股市创下歷史纪录!」他表示,美国正在收取数兆美元,并将很快开始偿还国债,同时承诺向民眾发放红利。

不管川普此举是真的因为关税赚钱后的「眾乐乐」,还是为了拯救低迷的民调「不得已而为之」,经济学家普遍都不看好,担忧此举可能和疫情期间的刺激性支出一样,虽然能在短期内提振消费,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更高的通膨。

值得关注的是,儘管川普措辞激烈,但他并未说明红利发放的具体方式、频率或「高收入人群」的界定标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随后表示,这笔红利可能透过多种形式实现,包括「小费免税、加班费免税、社保免税、汽车贷款抵税」等减税措施,而非直接发放现金。

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Kevin Hassett)则指出,该计画仍须获得国会批准。目前美国最高法院正在审理川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徵收关税的合法性,若裁定关税无效,据非营利组织「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CRFB)估算,美国政府可能需要7年的时间才能筹集到足够支付红利发放的关税收入。

据CRFB在10日发布的分析,川普所建议的红利规模可能远超过关税带来的财政收入。CRFB估算,若川普政府参照新冠疫情期间刺激支出的指导方针,其「退税支票」可能会耗资6000亿美元(约新台币18.8兆元)。而该机构的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美国的关税预计只会产生约3000亿美元(约新台币9.4兆元)的联邦收入,截至目前为止,此一收入仅为1000亿美元(约新台币3.1兆元)。

CRFB在报告中呼吁,政策制定者必须把重点放在实际减少赤字与使债务走上下行道路上,「额外的关税收入应该用于减少赤字,正如几位政府官员所说的那样,而不是以现金股息的形式将这些收入转嫁给纳税人。」CRFB估计,每人、每年2000美元的分红将在10年内使财政赤字增加6兆美元(约新台币187.8兆元),这大约是川普同期加徵关税预计增加赤字的2倍。

经济学家更是普遍担忧该计画可能重演疫情期间的通膨危机。2021年至2022年,美国因大规模财政刺激而经歷40年来最严重的通膨高峰,物价至今仍未回落至疫情前水平。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Paul Krugman)更痛批,「这是个糟糕透顶的主意」!他指出,「我们一边让联邦债务窟窿越陷越深,一边却要挪用某一项财政收入来向民眾派发现金,这种做法极度不负责任。」

CRFB警告,若将全部关税收入用于发放红利,至2035年美国债务将占GDP的127%,而不是现行法律规定的120%;而如果每年发放2000美元红利,则债务占比将达GDP的134%。

#川普 #关税 #红利 #通膨 #赤字